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五(11月7日),國際油價自盤中高位回落,因美國政府停擺導致航空管制員短缺,美國航空監管機構縮減航班計劃,假日季臨近之際航空燃油需求走軟。#原油收評#
截至美國中部時間12:07(格林尼治時間18:07),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期貨下跌0.01美元,報每桶63.37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上漲0.18美元,至每桶59.61美元。兩大基準油價本週料將累計下跌約2%,主要受全球主要產油國增產影響。
「航班停飛削弱了大量柴油需求,」Price Futures Group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Phil Flynn)表示。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因空管人員短缺,要求航空公司削減數千個航班。
SEB分析師奧勒·赫瓦爾比(Ole Hvalbye)指出,航空燃油需求下降的同時,「市場仍在權衡石油過剩與宏觀經濟信號的矛盾。」
IG Markets分析師託尼·西卡摩爾(Tony Sycamore)稱,本週,美國意外增加的520萬桶原油庫存再度引發供應過剩擔憂。美國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週三表示,受進口上升與煉廠開工率下降影響,美國原油庫存增幅超預期,而汽油與餾分油庫存則減少。
此外,私人機構報告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疲軟跡象;由於政府停擺,美國勞工部(U.S. Labor Department)暫停發佈就業數據。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統稱OPEC+)週日決定,12月將小幅上調產量,但同時暫停明年第一季度的進一步增產計劃,以防市場出現供應過剩。
供應充足的市場環境促使沙特阿拉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宣佈12月對亞洲買家的官方銷售價大幅下調。
與此同時,歐美對俄羅斯與伊朗的制裁正在擾亂對全球兩大原油進口國中國與印度的供應,爲國際油市帶來一定支撐。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0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8.2%,達4836萬噸,反映出煉廠高開工率背景下的強勁需求。
「中國10月依舊維持高水平進口原油,」瑞銀集團(UBS)分析師喬瓦尼·斯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這使得大量原油流向中國市場,而非經合組織(OECD)國家,後者的庫存依然偏低。」
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岡沃集團(Gunvor)週四宣佈,已撤回其收購俄羅斯能源公司盧克石油(Lukoil)海外資產的提案。此前,美國財政部稱其爲「俄羅斯的傀儡」,並明確表示華盛頓反對該交易。
「Gunvor取消收購盧克石油資產的舉動顯示,美國仍在維持對俄羅斯的‘極限施壓’政策,並可能更嚴格地執行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與盧克石油的制裁,」Vanda Insights創始人萬丹娜·哈里(Vandana Hari)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