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伏领域的企业纷纷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目前,钧达股份(02865.HK)已成功登陆港交所,而晶澳科技、中润光能和思格新能源等企业仍在排队等待上市。
近日,光伏产业链上游领域的建邦高科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通过披露的招股书,这家靠光伏电池原料“银粉”发家的企业,向市场揭开了其面纱。
获沙特阿美入股的市场一哥
建邦高科是国内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银粉的先行者,产品组合主要包括多种银粉产品,最终用于光伏电池的生产。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已开发出独立、领先、全面的银粉生产技术和工艺系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使公司能够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和产品需求提供广泛的银粉产品,最终用于生产所有主流光伏电池,包括PERC、TOPCon、HJT及xBC电池。
作为行业先锋,建邦高科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于往绩记录期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建邦高科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全球生产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9%。全球行业排名第一的是来自日本的企业,市场份额高达24.6%,远超其他厂商。
光伏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银粉赛道也获得资本的关注,坐上行业头把交椅的建邦高科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资本的青睐。
自成立以来,建邦高科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全球石油巨头公司沙特阿美旗下的AV China Holdings PCC Limited、晶科能源(JKS.US)旗下的Emerald Investment Limited以及鼎晖投资创始人焦树阁等。
股权结构方面,建邦高科的控股股东是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子淳,其间接控制公司72.99%的股权,沙特阿美和晶科能源的旗下公司均持股4.99%,同时位列第二大股东。
业绩稳增下,客户依赖症存隐忧?
众所周知,国内光伏行业内卷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令很多行业参与者的利润承压。
建邦高科则能“独善其身”,一方面是光伏需求增长带动银粉销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内银粉赛道并未受行业价格战影响,价格保持稳定上涨的态势。
因此,建邦高科近几年享受到了行业红利,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招股书显示,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17.59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激增至2024年的39.5亿元;年内利润则由2022年的242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7902.7万元。
建邦高科表示,年内收入及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银粉产品的销量增加,而银粉产品的销量增加主要归因于公司持续成功应对不断变化的光伏银粉产品需求以及利好政策促进了整体光伏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银粉的主要原料是价格不菲的贵金属白银,这使得建邦高科面临着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进而导致其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在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仅为3.3%,净利润率也仅为2%。换言之,过去几年建邦高科的业绩增长主要是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的。
此外,建邦高科的客户依赖性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市场普遍认为建邦高科过度依赖大客户,未来经营存在隐忧。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建邦高科来自五大客户的合并收入占相关期间总收入的95.4%、94.8%及84.4%。
然而,建邦高科对此并不担忧,并在招股书中详细阐述了原因。首先,公司已与大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其次,由于光伏银粉行业门槛高(全球不足20家供应商),且客户对技术适配性要求严格,公司具备较强的客户黏性。最后,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如浙江光达、贺利氏等),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客户集中度持续优化。
野心:出海+扩充非银粉产品
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银粉市场,未来数年增长潜力均较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至2029年,全球和中国市场光伏银粉的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分别为21.3%及21.6%。
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往往将海外市场视为第二增长引擎,建邦高科也不例外。
建邦高科将目标瞄准了中东市场,其计划在中东建设银粉及其他导电材料的制造工厂。根据招股书,公司的中东厂房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预期该厂房的设计年产能约为1500吨银粉及其他导电材料,预计将于2028年中旬开始商业生产。
建邦高科进军中东市场,其股东沙特阿美或将起到很大作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沙特阿美作为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关联企业,在本地拥有强大的政商资源,可帮助建邦高科快速获取投资许可、土地审批及税收优惠,降低进入中东市场的行政壁垒。此外,中东是全球重要的白银贸易枢纽,建邦高科可借助沙特阿美的资源,稳定银原料供应,并可能获得更优的采购价格,降低原材料成本。
建邦高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生产及销售用于生产光伏银浆,为此,建邦高科计划探索其他战略重要领域,包括非光伏银粉应用及非银粉导电材料(例如铜粉)。
铜粉或是未来光伏上游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光伏银粉相比,光伏铜粉的定价远低于光伏银粉,可大幅降低光伏电池的成本。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目前部分制造商已开发出低温烧结的铜粉,可用于光伏电池的导电栅,取代传统的银粉。
在这方面,建邦高科或已落后于行业先行者,其表示,公司正在探索非光伏应用和替代导电材料(包括铜粉及银包铜粉)等战略领域。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迭代,铜粉等替代材料的崛起,预示着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建邦高科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拓展多元业务,其市场份额可能面临被蚕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