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持续火热的港股医药股,近日悄然切换至“回调”模式。
9月26日,整体医药板块继续承压下行,包括医药外包概念、生物医药、创新药概念、AI医疗、互联网医疗等细分赛道均跌幅靠前。
个股层面,截至发稿前,歌礼制药-B(01672.HK)跌6.95%,康龙化成(03759.HK)跌5.78%,凯莱英(06821.HK)跌4.89%,维亚生物(01873.HK)跌4.69%,荣昌生物(09995.HK)跌4.49%,泰格医药(03347.HK)跌4.55%,信达生物(01801.HK)恒瑞医药(01276.HK)等股价均呈现下跌态势。
深究此次医药板块下跌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短期的压力。一方面,受羸弱的大盘行情影响,前期涨势最为汹涌的果链、医药、生物概念等板块回调幅度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前期医药股积累了可观的涨幅——相关核心板块年内涨幅翻倍,不少个股走出多倍上涨行情,这使得获利盘集中兑现收益意愿增强,进一步加剧了板块的回调压力。
此外,也有投资者认为,此番医药股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征收“药品关税”的潜在影响存在关联。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起,将对任何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100%的关税,除非公司正在美国建立他们的制药工厂。特朗普声称,征收药品关税的目的是鼓励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医药市场,医疗投入大,对药品的需求多样且稳定。但过去几十年间,美国本土药品生产规模大幅萎缩,进口依赖度高达70%。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促使制药企业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以实现“美国优先”的产业政策目标。
有分析指出,在美国通胀本已高企的背景下,新的关税措施无疑将加剧物价上涨压力,并可能拖累经济增长,让本已在适应此前关税环境的企业面临新一轮不确定性。
至于药品关税对港股医药股影响,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对港股医药行业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情绪扰动,实质性影响很小。
中泰国际研报指出,关税政策或将敦促美国药企加大在本土的投资并减少对外依存度。尽管如此,考虑到中国药企目前在美国销售的主要是抗生素附加价值较低的产品,而且美国药企近期也和中国签订了很多授权协议,认为目前阶段政策对中国药企的业绩面影响很小,未来美国药企也会根据自身利益选择优质龙头继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