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的樂觀上漲和經濟復甦讓高盛也坐不住了。在上調2024年標普500指數的目標價的同時,高盛將全球股市評級從年初的「中性」上調至「增持」。
在年初對所有資產予以「中性」評級後,鑒於經濟成長和製造業復甦的前景,高盛在上週五(2月16日)調整了對股市的看法。高盛稱,「我們預計經濟成長將成為風險偏好的更重要驅動因素,而今年股票/債券的相關性應該會更加負面。」
近期數據顯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製造業活動有所改善。美國方面,受益於自2022年中旬以來最強訂單的成長,1月ISM製造業指數升至15個月新高,從前值47.1升至49.1,同期Markit製造業PMI創2022年9月以來新高,錄得50.3。
此外,歐元區1月Markit製造業PMI錄得46.6,為九個月新高;中國1月製造業PMI升至49.2,景氣度上升。
高盛補充道,「貨幣政策寬鬆周期歷來對風險資產起到支撐作用,但今年的作用可能會減弱,因為市場已經提前交易了大部分降息舉措。」
CME利率期貨市場數據顯示,投資者當前大概率排除了聯準會最早於5月降息的可能性,預計6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1.3%。
【CME利率期貨市場揭示的利率路徑及概率,來源:CME FedWatch】
不過,高盛認為,「由於收入成長下降,利潤率提升的空間很小,全球企業盈利增長的潛力依然較小。」但該行補充稱,全球經濟成長給企業盈利增長帶來上行動力。
近期,就在高盛為標普500指數設定2024年目標價之後的短短幾個月內,高盛便第二次上調這一預期值。高盛將標指今年年底目標價從11月中旬的4700點和12月調整的5100點上調至5200點,這是華爾街最樂觀的預期。高盛表示,「利潤預期的提高是此次調整的推動因素。」
高盛也警告稱,「儘管股市迄今已經消化了債券殖利率上升的影響,經濟成長也有所改善,但仍可能回到“好消息就是壞消息”的模式。」
同時,高盛將全球信貸資產評級從「中性」將至「減持」,稱「信貸息差收緊可能會限制回報的速度」。另外,該行重申了對較長期全球債券和大宗商品的「中性評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