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CEO「大換血」!美國驚現「下崗潮」,原因何在?

財華社
更新於
Mitrade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今年以來,知名企業CEO離職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在大眾眼中「高高在上」的商業領袖們,似乎也難以逃脫「下崗潮」的陰影。近日,芯片行業的龍頭老大英特爾(INTC.US)與汽車制造業的巨頭Stellantis(STLA.US)相繼宣佈其CEO離職的消息,無疑為這場「離職風雲」再添了一把猛火。


這些曾經引領企業走向輝煌的CEO們,為何會在此時選擇離開?是他們個人的職業規劃出現了轉折,還是企業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變革與動蕩?這一系列的疑問,無疑在讀者心中種下了探索的種子,讓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這場「換帥」風波背後的真相。


2024年掀起CEO「下崗潮」


12月1日(以下均指當地時間),Stellantis集團宣佈,集團董事會接受了唐唯實(Carlos Tavares)辭去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職務的請求,該辭呈立即生效。


據悉,Carlos Tavares與董事會在推行削減開支改革等方面出現嚴重分歧後決定請辭。而Stellantis考慮提升内部人士擔任新行政總裁,亦不排除外部尋找人選的可能。


12月2日盤前,英特爾宣佈,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於12月1日退休,並已辭去董事會職務。


另外,英特爾對管理層做出了調整,現已任命兩位高層領導David Zinsner和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為臨時聯席CEO,同時董事會正在物色新的CEO人選。


另外,Zinsner擔任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Holthaus被任命為新設立的「英特爾產品首席執行官」職位,負責英特爾產品部門,該部門包括公司的客戶端計算事業部(CCG)、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事業部(DCAI)以及網絡和邊緣事業部(NEX)。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12月2日,英特爾的股價一度高開上漲近6%,但隨後走跌,最終下挫0.5%。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CEO離職僅僅是今年以來「換帥潮」的一個縮影,此前就有雀巢、星巴克(SBUX.US)、波音(BA.US)等知名企業更換CEO,並引起廣泛關注。


而據全球再就業機構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美國已有1800多名CEO宣佈離職。這是該公司自2002年開始追蹤CEO變動以來,觀察到的最高年度數據。與去年同期的1500多人相比,今年前十個月的離職人數增加了19%。


「換帥」源於經營不及預期


總的來看,這些企業之所以更換CEO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公司的經營不如人意,現實和預期不符。


以英特爾為例,雖然該公司在全球享有盛譽,號稱是芯片龍頭,但其實英特爾面臨著嚴峻的現實問題,經營情況並不好,還錯失了最新一輪AI爆發式發展帶來的機會,遠遠落後於英偉達(NVDA.US)、AMD。


帕特·基辛格於2021年回歸英特爾,被視為是英特爾改革的開始,而他給英特爾帶來最大改變是其上任提出重振代工業務的「IDM2.0」戰略。


不過,從結果來看,情況遠不及預期。業績方面,英特爾的營收、利潤持續下滑,2022財年-2024財年前三財季,其歸母淨利潤分别為80.14億美元、16.89億美元、-186.3億美元,簡直是每況愈下。


而在股價方面,自2021年以來,英特爾整體處於大幅下跌的狀態。而同期美股市場的科技股可是迎來了一波AI行情,英偉達、AMD、高通等其他芯片龍頭都漲瘋了。



Stellantis、雀巢、星巴克、波音等企業也或多或少面臨著業績、股價壓力。


其中,波音的問題比較突出,因為質量、罷工等一系列問題,自2019財年以來,該公司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24財年前三季度的歸母淨虧損就高達79.52億美元,股價也較2019年出現「腳踝斬」。


據了解,根據今年3月份公佈的消息,大衛·卡爾霍恩(David Calhoun)宣佈將於2024年底辭去CEO職務,在此之前繼續領導波音完成正在進行的關鍵工作。但是,在今年8月8日,新任CEO凱利·奧特伯格就提前上任了,比原先計劃的時間表提早了5個月。


美國馬里蘭大學金融學教授卡斯(David Kass)表示,美國企業的董事會正變得更加獨立,讓CEO們對企業表現不佳負責——無論是在利潤還是股價方面。由於這些業績壓力,美國企業的CEO們的平均預期任期正在縮短。


同樣追蹤CEO變動的咨詢公司Russell Reynolds表示,CEO的離職率升高,表明人們的風險偏好不斷增強,「人們希望領導者能夠應對日益復雜的宏觀商業環境,包括技術轉型、可持續性、地緣政治危機和社會問題。」


結語


從現實情況來看,近年以來,地緣政治危機頻頻,特朗普的勝選又可能導致「逆全球化」進程加速,這些因素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同樣不利於在「台上」的CEO們穩固自己的位置,這股「下崗潮」或將延續。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AI股票因Stargate熱潮攀升:誰將成為下一個英偉達?Tradingkey - 週三川普針對AI的新計劃,推動了甲骨文股價上漲,收盤上漲 7%;Arm Holdings上漲 16%。這種勢頭也蔓延到了其他人工智慧領域,其中包括英偉達的股票上漲4%。根據 FactSet 的最新數據,iShares Semiconductor ETF週三也迎來大幅上漲,今年迄今的漲幅已超過 10%。來源:Factset, Barron’s川普總統宣布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進
作者  TradingKey
9 小時前
Tradingkey - 週三川普針對AI的新計劃,推動了甲骨文股價上漲,收盤上漲 7%;Arm Holdings上漲 16%。這種勢頭也蔓延到了其他人工智慧領域,其中包括英偉達的股票上漲4%。根據 FactSet 的最新數據,iShares Semiconductor ETF週三也迎來大幅上漲,今年迄今的漲幅已超過 10%。來源:Factset, Barron’s川普總統宣布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進
placeholder
【美股解碼】「星際之門」:是漩渦還是奔流?軟銀、OpenAI、甲骨文(ORCL.US)以及中東創新科技投資公司MGX,將應特朗普要求,組建「星際之門(Stargate)」合營公司,在未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造新的AI基礎設施,其中今年將率先投資千億美元。
作者  財華社
11 小時前
軟銀、OpenAI、甲骨文(ORCL.US)以及中東創新科技投資公司MGX,將應特朗普要求,組建「星際之門(Stargate)」合營公司,在未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造新的AI基礎設施,其中今年將率先投資千億美元。
placeholder
AI概念股狂飆!輝達成「星際之門」最大受益者?AI概念股再度大漲,輝達(NVDA)漲超4%、台積電(TSM)漲超2%創新高。
作者  Alison Ho
16 小時前
AI概念股再度大漲,輝達(NVDA)漲超4%、台積電(TSM)漲超2%創新高。
placeholder
2025全球股市展望:美股、歐股、日股、台股怎麽走?展望2025年,在強勁經濟成長的背景下,我們對全球股市持樂觀態度,特別是美國和日本。
作者  TradingKey
昨日 08: 26
展望2025年,在強勁經濟成長的背景下,我們對全球股市持樂觀態度,特別是美國和日本。
placeholder
【美股解碼】股價大跌!市值遭英偉達反超,蘋果前景不妙?隔夜美股市場的科技股大多迎來上漲,英偉達(NVDA.US)上漲2.27%,市值重回第一,台積電(TSM.US)大漲3.40%,市值擠進前十,甲骨文(ORCL.US)更是飙升7.17%,此外谷歌、亞馬遜、博通等多股也錄得上漲。
作者  財華社
昨日 03: 15
隔夜美股市場的科技股大多迎來上漲,英偉達(NVDA.US)上漲2.27%,市值重回第一,台積電(TSM.US)大漲3.40%,市值擠進前十,甲骨文(ORCL.US)更是飙升7.17%,此外谷歌、亞馬遜、博通等多股也錄得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