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是全球第四大交易商品,影響著眾多消費品。半導體供應鏈複雜,不同經濟體主導不同部分。美國政府正在對半導體供應鏈進行調查,並威脅徵收關稅。標準 Chartered 的經濟學家馬杜爾·賈(Madhur Jha)和伊桑·萊斯特(Ethan Lester)報告稱,美國行業代表更傾向於國內激勵措施而非關稅。
"美國於4月2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排除了半導體,因為這些商品正在進行單獨調查,調查結束後可能會徵收25%的關稅。美國官員表示,由於國家安全問題和希望在人工智慧發展競賽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調查仍在進行,儘管近期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半導體是全球第四大交易商品,占2024年全球出口的超過4%。這不包括下游相關行業,其中四分之三由電子產品和半導體行業的其他細分市場組成。"
"美國主導著大約一半的半導體供應鏈。然而,供應鏈複雜,存在多個瓶頸,少數經濟體主導著不同部分。雖然中國是多個半導體調查的重點,但墨西哥、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其他經濟體也深度融入半導體供應鏈,容易受到更高關稅的影響。"
"美國行業代表表示,考慮到供應鏈的複雜性及其對更廣泛行業部門的級聯影響,他們更傾向於採取更多國內激勵措施,而不是一刀切的25%關稅。全球來看,半導體關稅的影響可能深遠,因為半導體在眾多行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分析表明,對於美國而言,25%的半導體關稅可能在第一年將GDP增長降低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