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二「香港供應鏈服務破局關稅戰」在香港舉辦。會上,中銀香港環球企業金融部總經理劉超分享了他對打造大宗商品生態圈的一些認識,以及中銀香港為大宗商品客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推動構建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的思路和舉措。
劉超表示,打造大宗商品生態圈是香港使命所繫、發展所需。中國是大宗商品第一進口大國,原油進口超佔全球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鐵礦石、大豆、銅砂礦進口佔全球進口半數以上,中國對上述四類核心大宗商品進口依存度在60%-80%之間。同時,中國還是工業金融消費的第一大國,電解銅、原鋁、精煉鎳、鋅等金屬消費佔全球50%以上。
劉超認為,香港發展大宗商品市場,既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借助「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提升國際市場定價權與話語權、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戰略需要;也是進一步支撐香港全球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融合發展的有效手段和香港引領全球綠色轉型的積極助力。
劉超對香港在未來打造大宗商品生態圈持有樂觀態度,他表示,2024年,特區政府正式提出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陸續推出上海黃金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港設立倉庫等舉措,推進大宗商品貿易半稅優惠、探討大宗「商品通」可行性,香港正向正重新回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舞台中心邁進。
劉超進一步表示,雖然新加坡在稅收優惠(5%)、大宗商品貿易商及專業人才聚集效應、大宗商品交易基礎設施和要素市場建設等方面較有優勢,但香港背靠内地龐大的市場需求、坐擁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完全有潛力打造一個差異化、充滿競爭力的大宗商品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