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賽道在近兩年成為最熱門的行業之一,憑借這一契機,一些行業頭部企業紛紛向港股市場發起衝刺。
2023年12月,瑞浦蘭鈞(00666.HK)成功登陸港交所,但其股價表現不儘如人意。時隔一年,2025年,儲能行業迎來了一波上市潮,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和海辰儲能分别于2月和3月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目前,寧德時代已啓動招股,而海辰儲能仍在排隊等待中。
近日,又一家儲能企業——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下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光大證券國際擔任其獨家保薦人。
本次衝刺港股市場,果下科技計劃將募資所得用于提升研發能力、建設海外運營及服務網絡等。
與行業傳統玩家不同,果下科技另辟蹊徑,將AI技術深度植入儲能系統,打造出更具科技感的業務模式。乘著儲能行業爆發式增長的東風,公司雖享受到了市場紅利,卻也不得不直面野蠻生長背後的隱憂——行業價格厮殺、技術瓶頸與供應鏈風險正逐漸浮出水面。
走「AI+儲能」差異化路線
果下科技相當「年輕」,于2019年才成立,其業務由三個部分組成: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EPC服務;及其他。
在2024年,按中國多用途儲能系統新裝機容量計,果下科技為全球第八大中國儲能系統供應商;同年,按全球戶用儲能系統出貨量計算,果下科技位列全球第十大中國儲能系統供應商。
在招股書中,果下科技重點介紹了其儲能系統在AI方面的應用,並稱之為「差異化發展路徑」。
果下科技表示,公司已開發AI優化的系統和工具,以加強即時能源優化、預測性維護及決策流程。公司主要的AI優化系統主要包括Safe ESS及Hanchu iESS,其具備能源管理及預測分析功能,可讓公司以高效及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為客戶及終端用戶優化儲能策略、監控系統穩定性,並精準預測未來的能源需求。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果下科技是首家專門為運營所在行業開發物聯網平台的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首家基于AI技術開發無縫儲能工業模型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成立以來,果下科技估值快速增長,于2025年4月完成增資後,果下科技估值約為60億元人民幣。
在風口上狂奔
儲能技術在解決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數據中心、工商業儲能、通信基站等領域對儲能系統的需求日益強勁。
在此背景下,全球儲能電池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尤其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市場增長勢頭尤為迅猛。
資料顯示,于2022年至2024年,全球儲能系統新裝機容量同比分别猛增83.6%、130.0%及93.5%。預計2024年至2030年,全球儲能系統新增裝機容量復合年增長率仍高達33.1%。
果下科技成功跟上時代風口,業務規模迅速擴大。
2022年至2024年,果下科技收入分别為1.4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3.14億元及10.26億元,年度利潤分别為2427.7萬元、2814.8萬元及4911.9萬元。
果下科技已將業務覆蓋至海内外市場,2022年,公司有72.1%收入來自歐洲市場,但該市場在2023年及2024年收入增長幾乎停滞。與此同時,中國市場持續發力,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27.9%提升至2024年的79.9%。
果下科技中國市場收入的猛增,主要是得益于大型儲能系統的亮眼表現。2024年,公司來自大型儲能系統的銷量達1653.7MWh,較2022年的58MWh增長超27倍。
大型儲能系統的一大優勢在于其高效的能量儲存能力,在整合可再生能源、降低運營成本、提供經濟價值等方面具有優勢。國内的電網公司、發電集團及電力建設公司對大型儲能系統有較大的需求,這也使果下科技獲得了包括淮安深能獨立集中式儲能電站項目在内的大型儲能系統訂單。
受價格戰衝擊,毛利率大幅下滑
2024年以來,國内電池巨頭掀起擴產潮,行業競爭迅速白熱化,價格戰硝煙彌漫。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也未能幸免,儲能電池板塊收入集體縮水,部分中小型企業甚至跌入虧損深淵。
根據Infolink數據,2024年1月末、12月末的280Ah儲能電芯均價分别為0.42及0.3元/Wh,降幅達29%。
果下科技也受到行業價格戰影響,為導致整體毛利率于2024年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于2023年及2024年,公司戶用儲能系統平均售價均出現下滑,工商業儲能系統平均售價在2024年亦有所下滑。而大型儲能系統平均售價則較為抗跌,保持平穩提升,公司解釋是公司逐步增加了集成了電池單元及交流側設備的儲能產品的銷售量,相應地提高了單位售價。
價格戰對果下科技毛利率帶來一定影響,公司整體毛利率由2023年的26.7%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15.1%。此外,果下科技表示,年内配有交流側升壓集成艙及電芯的儲能產品的銷售額增加,而相關產品的毛利率通常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果下科技雖然在「AI驅動能源革新」方面有所收獲,但存在被「卡脖子」的問題。
公司所有儲能系統產品的主要材料是電池電芯,而電芯主要向中創新航(03931.HK)、廣東鋰華等企業進行採購。而碳酸鋰價格影響電芯價格,電芯價格的波動對公司的毛利率將產生顯著影響。
總結
果下科技踩準了儲能風口,AI技術的加持為其增添了幾分想象空間。然而,行業價格戰的殘酷現實、供應鏈的"卡脖子"風險,以及毛利率持續承壓的挑戰,都是其IPO路上無法回避的考題。
未來,果下科技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真正實現技術突圍,仍需市場檢驗。對于投資者而言,或許更需要關注的是:當風口退去,誰能在潮水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