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勢或難持續,如何影響美元、比特幣、黃金?

投資慧眼Insights -
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至4.2%,創兩個月新低
週二(7月1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時段內進一步跌至4.2%,刷新自5月2日以來兩個月新低,引發市場關注。毫無疑問,聯准會降息預期升溫是當前美債殖利率下行的主要驅動力量,高盛預計聯准會將於今年9月恢復降息,較先前預估的12月提前了3個月,理由是關稅對通脹影響看起來比預期的要小一些。
如果按照當前2.4%的CPI計算,10年期美債殖利率合理的水準約為4.2%水準,即當下水準。問題在於,降息預期持續升溫是否代表當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的下跌將會延續?且對市場主要品種將構成怎麼樣的影響?
10年期美債殖利率: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因降息預期、財政擴張而下跌
實際上,筆者認為當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原因有二:一方面聯准會重啟降息預期升溫,聯准會重視的通脹指標——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後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在5月按年升2.7%,略高市場預期的 2.6%。但不能忽視的,鮑威爾在國會證詞中強調關稅對通脹的影響將於三季度顯現,因而市場可能存在高估聯准會短期降息可能性。
另一方面,美國即將面臨債務上限僵局與減稅法案形成的雙重政策挑戰,而財政擴張需以低利率配合。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參議院上周六通過被稱為《大而美法案》的減稅及開支法案程式性投票,掃除了審理法案的主要障礙。這項法案將在未來10年使美國聯邦政府本已超過36萬億美元的債務再額外增加5萬億美元。
隨著美國債務問題進一步凸顯,美國長期國債殖利率走勢與美國貨幣政策之間的相關性可能下降,即聯准會降息並不意味美債殖利率一定下跌,這主要因美國政府債券供應增加以及聯准會和外國央行對美債的需求下降,這意味借貸成本將相對應走高。
對於美元、黃金、比特幣的影響:
對於美元而言:財政性擴張對經濟的正面影響或需時間,但若其引發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這將加劇去美元化並推動美元下跌。然而美國財長貝森特稱穩定幣立法可能在7月中旬完成,這將是對美國國債構成支撐。基本情景或是美債殖利率因美債供給增加而跌勢放緩,為美元提供一定支撐,但投資者繼續從美國資產適度轉向歐洲和日本,美元或進入震盪下行階段。
對於黃金而言:去美元化仍是黃金上行的核心推動力量,若美國債務問題並未激化,那麼財政擴張下美國關稅政策傾向緩和,這為黃金後續進一步調整提供動力,但整體或仍保持上行趨勢。
對於比特幣而言:當前比特幣對市場基本面反應更類似於美股,即受到聯准會降息預期推動,一旦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勢放緩,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或令比特幣短期繼續陷入高位整理。
綜上所述,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週四(7月3日)20:30公佈美國6月非農數據及大美麗法案進展,任何對通脹預期及美債供需的變化料將對市場構成重要影響。而投資者需警惕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勢放緩下各大資產對於當前趨勢的影響。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