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險中介行業陷入同質化競爭,2024年登陸港股的眾淼控股(01471.HK)正以「保險+科技」的跨界路徑撕開市場缺口,獲得市場認可,股價實現翻倍。
截至11月13日收盤,眾淼控股股價報14.1港元/股,較去年7.0港元/股上市發行價,增幅為101.4%。
這家背靠海爾集團的保險代理服務商,不僅憑借紮實的主業實現穩健增長,更通過戰略收購與自研技術構建數字化壁壘,從傳統中介向生態型金融科技平台升級。在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當下,眾淼控股憑何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答案藏在其雙向服務體繫、技術賦能能力與生態擴張佈局中。
雙向服務壁壘:家庭與企業端的精準覆蓋
眾淼控股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構建了「家庭+企業」雙場景服務閉環,打破了傳統保險中介的單一服務局限。
在家庭端,其颠覆傳統營銷模式,通過「小掌櫃」觸點網絡搭建交互生態圈,搭配自研的「全掌櫃」APP,實現從在線咨詢、簽約下單到AI理賠、保單管理的全流程數字化服務,讓保險服務更貼近日常需求。這種C端佈局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更沉澱了海量消費數據,為精準匹配保險產品提供支撐。
在企業端,依託二十餘年的財產險、責任險服務經驗,眾淼控股搭建起「企業保險交互服務平台」,通過70多個細分風險場景的預設與理賠數據積累,為不同行業企業定製差異化保險解決方案。
無論是製造業的財產保障還是服務業的責任風險,都能通過平台實現需求識别、產品組合與動態管理,這種場景化服務能力讓其在企業保險市場站穩腳跟。雙端協同的服務模式,使其保險代理業務持續領跑,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技術賦能革命:從服務工具到生態底座
與眾淼控股的服務佈局相呼應的,是其貫穿始終的數字化技術基因。
自成立之初,該公司就瞄準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將技術研發作為核心投入方向,形成涵蓋營銷、理賠、培訓等全流程的IT服務體繫。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技術能力的對外輸出。
眾淼控股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已開始向保險公司、同業中介開放,從單一服務自身業務到賦能整個行業,這種角色轉變使其技術價值持續放大。
生態擴張佈局:從單一代理到綜合金融科技平台
眾淼控股的成長路徑,清晰展現了從保險代理向生態型金融科技平台的升級脈絡。
早期以保險代理為核心,依託海爾集團的資源優勢快速起量;上市後加速戰略擴張,通過收購科創融鑫切入金融資產數字化領域,形成「保險代理+金融科技」的雙輪驅動格局。
這種跨界佈局並非簡單業務疊加,而是通過數據整合與技術互補,構建起覆蓋保險服務、資產管理、風險控製的綜合金融生態。
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眾淼控股的生態化佈局恰好契合了金融機構「一站式服務」的需求,從單純的產品分發者轉變為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這種定位升級為其打開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
不過,光環之下挑戰猶存。保險科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既有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反撲,也有純科技公司的跨界滲透;收購後的業務整合與文化融合需要時間磨合,如何實現技術與服務的深度協同仍是考驗;同時,金融行業的強監管屬性對其合規運營提出更高要求。
從保險代理服務商到金融科技生態構建者,眾淼控股的崛起是對行業發展邏輯的精準把握。其發展模式,既紮根保險服務本質,又緊跟數字化浪潮。在金融行業加速變革的浪潮中,這家兼具實業基因與科技能力的企業,正以獨特路徑定義保險科技賽道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