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幣匯率貶值創9個月新低!避險需求減弱,央行年內升息無望?
- 【今日市場前瞻】日幣匯率逼近155!美眾議院投票結果將出爐
- 【今日市場前瞻】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美股、比特幣、黃金大漲!
- 11月10日財經早餐:美政府停擺或迎轉機!美元三連跌、納指險失23000點、黃金觸及4000
- 11月12日財經早餐:美元創近兩周新低、黃金三連漲,WTI原油衝擊61.5,輝達挫3%!
- 【今日市場前瞻】黃金價格重回4000美元,英國央行利率決議來襲

SoftBank Group(SoftBank)近日出售其持有的 Nvidia Corporation(Nvidia)股份,市場因此對 AI 熱潮的估值合理性出現疑慮。
Nvidia 股價因其策略夥伴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鴻海)公布強勁 AI 伺服器需求而獲得短期支撐。
長線來看,雖然市場情緒趨於謹慎,但 Nvidia 在 AI高效能運算領域仍具成長潛力。
過去一年,AI 股市估值一度膨脹超過兆美元。部分投資者已開始獲利了結,市場波動因此增加。而公布財報的AI核心企業,也讓投資人擔心高估值能否持續。
日本投資控股公司 SoftBank 公告於2025年11月11日(週二)指出其已於10 月出售其持有的 Nvidia全部 3 210 萬股、交易金額約為 58.3 億美元。此動作引發市場對 AI 相關企業估值過高的疑慮,在公告隔日,SoftBank 自身股價一度下跌逾 10 %。
該筆出售,據 SoftBank 表示,主要目的並非對 Nvidia 前景失去信心,而在於籌措資金以支持其在 OpenAI 及「Stargate」AI 資料中心計劃上的大規模投入。儘管如此,市場普遍將此舉解讀為 Nvidia 成長動能可能趨緩的訊號。
另一方面,Nvidia 的短期表現仍有亮點。其合作夥伴鴻海在最新財報中指出,「雲端與網路」業務中,AI 伺服器相關營收已占其總營收約 42%。該公司截至 9 月累計 AI 伺服器營收約為新台幣 1 兆元(約 322 億美元)。鴻海也預期 AI 伺服器需求將是 2026 年成長的關鍵動力。因此,Nvidia 在 AI 基礎建設硬體端的需求基礎仍被視為強勁。
從技術面與估值面來看,Nvidia 雖然近期因 SoftBank 出售消息而股價回落,但分析機構如 Citi 預估其近期每股盈餘(EPS)可能達 約 1.17 美元,營收估計可望達 620 億美元。儘管如此,市場對 AI 硬體訂單交付時程、客戶集中度與景氣循環的風險仍有所警戒。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這裡有兩項關鍵觀察:
一、SoftBank 出售行動或許反映大型資金對「超大型 AI 熱潮」步伐有所判斷提前。若其他機構跟進,可能對相關 AI 股造成壓力。
二、另一方面,硬體端需求端信號仍在:以鴻海為例,其 AI 伺服器營收快速成長,說明在 AI 基礎建設方面,Nvidia 仍佔優勢。若你投資的是青睞 AI 硬體布建的公司,尚有機會。
從中長期來看,多項分析指出 Nvidia 在未來三至五年仍具成長潛力。
營收與獲利成長:根據 Simply Wall St 的模型,Nvidia 未來三年(約至 2028 年)每年營收增長預估約 22.8%,每股盈餘(EPS)年增率約 24.7%,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可達約 54.7%。
AI 資本支出推動成長:Benzinga 報導指出,若全球 AI 資本支出至 2030 年達 3~4 兆美元,Nvidia 有機會在 2026 年營收與 EPS 年增分別達約 50% 與 70%。
市場規模與份額:多家機構預期,到 2030 年 AI 基礎建設市場可能達 3~4 兆美元。若 Nvidia 能抓下其中大比率市場份額,其潛在營收規模可達數千億美元。
總結而言,雖然短期市場對 AI 題材的估值開始轉向謹慎,但從中長期角度看,若 Nvidia 能如預期維持其在 AI 運算硬體的領先地位,其成長軌跡仍值得關注。台灣投資人可從兩端觀察:大型資金動向(如 SoftBank 退出)與硬體需求端實績(如鴻海數據)—兩者合併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判斷。
閱讀更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