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美元繼續在之前的區間內交易,鞏固在155.00區域附近的20個月高點,日元走弱使得這一水平得以維持。該貨幣對已超過去年促使日本央行介入的水平,這加大了干預的傳聞。
週三,日本財務大臣片山善博強調貨幣需要穩定波動,並警告關於貨幣的"單邊"和快速波動,這一評論被視為口頭干預。
日元在過去幾天普遍走低,此前有消息稱首相高市早苗施壓日本央行(BoJ)在12月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
高市表示她"強烈希望"日本央行通過提高工資來實現其通脹目標,而不是通過提高食品成本,強調她對降低借貸成本的偏好。
這些評論削弱了市場對日本央行在12月加息的希望,進一步加大了已經疲軟的日元的看跌壓力。
在美國,特朗普總統簽署了結束美國歷史上最大政府關門的法案。風險偏好的上升削弱了對避險美元的支持,市場現在在等待關於美國官方數據重大積壓發布的詳細信息,以便更好地評估美國經濟前景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
日本銀行(BoJ)是日本的中央銀行,負責製定國家的貨幣政策。它的任務是發行紙幣,並實施貨幣和貨幣控製,以確保價格穩定,這意味著通脹目標在2%左右。
2013年,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開始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在低通脹環境下刺激經濟和推高通脹。央行的政策是基於量化和定性寬松政策(QQE),即印刷鈔票購買政府或公司債券等資產,以提供流動性。2016年,央行加大了策略力度,進一步放松政策,先是引入負利率,然後直接控製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2024年3月,日本央行提高了利率,實際上退出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
日本央行的大規模刺激措施導致日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這一過程在2022年和2023年加劇,原因是日本央行與其他主要央行之間的政策分歧越來越大,後者選擇大幅加息以對抗數十年來的高通脹水平。日本央行的政策導致日元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差距擴大,從而拉低了日元的價值。這一趨勢在2024年部分逆轉,當時日本央行決定放棄超寬松的政策立場。
日元貶值和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日本通貨膨脹率上升,超過了日本央行2%的目標。該國工資上漲的前景——助長通脹的一個關鍵因素——也促成了這一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