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A股的三花智控(002050.SZ)大漲8.07%,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港股的三花智控(02050.HK)亦大漲8.62%。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下旬三花智控登陸港交所以來,其股價持續走強,至今累計漲幅(以發行價測算)超80%,期間A股的三花智控同步大漲,累計漲幅與港股接近。
分析指出,近期人形機器人熱潮席卷資本市場,作為特斯拉供應鏈的三花智控,股價一路飙升至歷史最高,也在情理之中。
消息面,馬斯克近期公開表態,特斯拉(TSLA.US)未來「約80%的長期價值」來自人形機器人Optimus,馬斯克還真金白銀的大手筆增持特斯拉股票,總價值約10億美元,這也是他近些年最大規模的公開市場增持。
不僅如此,特斯拉還為馬斯克製定了一項要求在10年内累計交付100萬台人形機器人的分階段目標。馬斯克的這一KPI(關鍵績效指標)再度催化人形機器人的量產節奏,市場的熱情也被點燃。
馬斯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雄心,早已是人儘皆知。對此不少機構也紛紛看多,德銀在一份報告中預計,到2035年,特斯拉來自Optimus的年收入將達到100億美元,Optimus銷量將達到20萬台。
中信建投研報亦指出,人形機器人T鏈催化不斷,持續看好板塊行情。特斯拉預計近期將討論機器人產量,xAI發佈Grok4 Fast,馬斯克增持約10億美元特斯拉股票,T鏈相關催化不斷,股價表現相對強勢。
資料顯示,三花智控是特斯拉供應商之一,也是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Tier1(一級供應商)之一。
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早有佈局。公司最初選擇從機器人零部件入手,曾與綠的諧波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諧波減速器相關產品;2024年年初,三花智控宣佈計劃不低於50億元加碼機器人業務,具體產品包括機器人機電執行器和域控製器等。
隨著特斯拉的發力,三花智控有望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再度拓寬自身的業績天花板。
事實上,6月份以來,不少機器人概念股騰飛,包括上緯新材(688585.SH)、拓普集團(601689.SH)、中大力德(002896.SZ)、鳴誌電器(603728.SH)、昊誌機電(300503.SZ)、眾辰科技(603275.SH)等均大漲。
這背後,源於海内外機器人產業鏈的「全面開花」。
國内方面,日前,號稱港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09880.HK)子公司UQI優奇與天奇股份正式簽訂採購合同。後者將採購總價3000萬元的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繫列,該筆採購將於2025年底之前完成交付。加上本次訂單,截止目前,優必選Walker繫列人形機器人已獲得近4.3億元合同。
此外,獨角獸宇樹科技的IPO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或有望成為A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其創始人王興興表示,公司旗下G1款人形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内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出貨量相對去年有明顯增長。作為國内人形機器人領域量產的領先者,目前宇樹科技年營收已超10億元人民幣。
王興興還表示,人形機器人雖然現在處於行業發展早期,但在未來3年到5年的時間將會加速在行業應用落地,比如工業場景、服務場景以及一些危險場景開始嘗試落地和應用。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到53億元,2028年達到387億元。長城證券認為,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拓展,海内外多家廠商推出其量產版本產品,並且已有多家廠商產品實現「進廠打工」,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逐步演進,國内方面地方級群效應如長三角、珠三角、川渝逐步凸顯,伴隨人形機器人軟件硬件技術路線逐步收斂,帶來成本持續走低性能穩步提升,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持續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投資機會。
上海證券亦表示,近期國内外產業端迎來密集催化,產業潮起入局者明顯增多,國内華為、字節、比亞迪、小米、廣汽、螞蟻等車企、科技廠商紛紛加碼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AI等加速商業化量產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湧現推動通用機器人大模型的發展,助力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目前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為國内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建議關注受益的國内零部件廠商。
結語——
產業端的繁榮、疊加券商的搖旗呐喊,給港、A兩市的機器人概念股增添了人氣,板塊走勢強勁。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當前關於人形機器人的使用場景仍處於探索的早期階段,技術路線比較發散。目前行業整體還屬於題材驅動的階段,尚未迎來業績爆發的拐點,後續行情如何尚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