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盤點】漸入佳境的機器人公司,需靜候「ChatGPT」時刻

來源 財華社

近年來,關於「智能機器人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呼聲日益高漲。特斯拉(TSLA.US)近期公佈了雄心勃勃的「宏圖計劃4」,更是大膽預言其未來約80%的價值將來自Optimus人形機器人。

在AI技術飛速發展與資本大力助推的雙重驅動下,智能機器人正加速「進化」,目前已步入融入人類社會的初步階段。

近期港股機器人上市企業已相繼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從業績報看,向好的趨勢更加明朗。

商業化步伐提速,走向「自我造血」階段

港股市場有多家智能機器人概念企業,主營業務從事機器人業務的企業不多,主要有優必選(09880.HK)、越疆(02432.HK)、極智嘉(02590.HK)、微創機器人(02252.HK)和地平線機器人(09660.HK)。

2025年以來,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持續拓寬,進一步滲透至工業、教育、醫療、消費及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市場接受度顯著提高,這對機器人廠商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今年上半年,上述機器人廠商的商業化拓展得到進一步提速,收入規模均實現顯著的增長。

如下圖所示,這五家機器人廠商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長率均達到雙位數,其中越疆27.1%的增幅排名末位,微創機器人以77%的增幅位居首位。

財華社總結了這五家機器人廠商收入增長的原因:

1)微創機器人:多個產品商業化快速拓展,海外市場表現尤為顯著;

2)極智嘉:深化客戶合作並拓展新客戶,客戶需求強勁;

3)地平線機器人:自動駕駛加速落地,自主品牌車企銷量強勁增長;

4)越疆:市場需求旺盛,協作機器人產品滲透率提升;

5)優必選:商業佈局拓展及推出多款新產品。

由此可見,下遊市場的強勁需求,疊加企業新產品與新技術的成功商業化,已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

此現象也說明,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從「技術探索」全面邁向「商業落地」的爆發期。增長不再依賴於單一技術突破或政策補貼,而是由真實的市場需求、成功的商業化策略、清晰的應用場景和全球化的視野共同驅動。

以具身機器人賽道為例,今年以來頭部企業頻獲訂單。

在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近期中標了中國移動旗下子公司1.2億元的人形機器人採購訂單後,優必選在今年7月也中標了9051.15萬元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這些訂單具有標誌性意義,表明大型國企與特定行業已開始願意為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付費,極大地提振了資本市場與產業界對行業前景的信心。

隨著生產規模逐步擴大,費用率持續攤薄,主要機器人企業正快速向盈虧平衡點靠攏。

今年上半年,除了地平線仍深陷巨額虧損且虧損有所擴大外,其餘四家企業的虧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極智嘉期内虧損約4800萬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大幅減少91.3%,其經調整EBITDA更是實現轉正,為1162.1萬元;越疆虧損上半年的收窄超三成,離盈虧平衡線近了一步。

這是當前中國機器人行業一個非常積極且關鍵的信號,深刻地揭示了行業發展的内在邏輯和未來走向,印證了行業正從「燒錢研發」走向「自我造血」的健康階段,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驗證。

行業靜待「ChatGPT」時刻

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今年來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不再局限於技術的突破,而是更加積極地探索商業化落地場景。

除了初創公司外,英偉達(NVDA.US)、OpenAI、微軟(MSFT.US)、特斯拉等國際領先科技巨頭以及國内的百度(09888.HK)、小米(01810.HK)、阿里(09988.HK)、小鵬(09868.HK)等廠商不惜砸重金佈局機器人賽道,在軟硬件領域不斷推動機器人行業邁上更高的高度。

然而,儘管當前AI大模型的算力日益強大,但無論是在B端還是C端場景,機器人仍多限於執行相對簡單和重復的任務,其產業化的通用能力仍有待突破。換言之,機器人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大腦」的水平還需要提高和增強。

對於人形機器人而言,華泰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從產業趨勢上看,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卡點在於硬件的降本和非標化,以及大腦的智能。在軟件層面,尚未出現機器人大腦的「ChatGPT」時刻。

該行認為,未來需重點關注機器人的大腦「Scaling Law」的智能湧現,有望真正意義上推動人形機器人的正向飛輪啓動,產業開啓非線性提速。機器人不僅需要大語言模型賦能,更須具備自主移動或行動能力的具身智能載體。

近日,宇樹機器人王興興也表示,人形機器人大規模落地應用的核心瓶頸在於AI技術尚未突破臨界點,AI領域可能隨時出現突破性進展,技術躍遷十分常見。

為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多數機器人上市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均加大了研發投入,例如地平線機器人研發開支同比激增62%至23億元。

另外,極智嘉在今年上半年加大了具身智能方向研發投入,通過AI+機器人技術,實現通過軟件算法層對機器人的柔性調度。優必選表示持續致力於推動發展「仿人大腦」、「仿人小腦」、「高性能肢體」等關鍵技術群,實現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單機自主和群體協同的螺旋式進化。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當前市場融資環境相對有利,機器人上市企業紛紛在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以增強研發實力。

今年以來,優必選、越疆、地平線機器人及微創機器人均進行了配股融資。其中地平線機器人今年6月宣佈配售6.81億股,籌資超47億港元,公司計劃用於優化資本結構、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包括業務擴張、研發投資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總結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機器人板塊的業績清晰傳遞出行業向好的積極信號:收入穩健增長、虧損持續收窄、商業化落地加速。

這一切都表明,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跨越從技術研發到規模盈利的關鍵門檻。

然而,真正的「ChatGPT時刻」尚未到來,當前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仍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任務。

未來,唯有在「大腦」與「身體」的協同進化上實現突破,才能真正開啓人形機器人的黃金時代。

這條路雖遠,但行則將至。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美國PMI數據來襲美國PMI數據來襲,黃金能否繼續上漲?日幣匯率大跌1%!日本執政黨多位高官宣布辭職;原油價格大反彈>>
作者  Alison Ho
7 小時前
美國PMI數據來襲,黃金能否繼續上漲?日幣匯率大跌1%!日本執政黨多位高官宣布辭職;原油價格大反彈>>
placeholder
警報拉響!黃金暴漲3508美元:一場針對美元的世紀擠兌,誰在搶空實體黃金?​當市場還在為聯準會9月是否降息爭論不休時,真正的聰明錢正悄悄完成一場世紀大逃亡。黃金衝破3,500美元的根本邏輯,或許早已超越單純的避險需求──這是一場對美元信用的集體背叛?還是全球菁英用真金白銀投下的不信任票?
作者  投資-槓把子
8 小時前
​當市場還在為聯準會9月是否降息爭論不休時,真正的聰明錢正悄悄完成一場世紀大逃亡。黃金衝破3,500美元的根本邏輯,或許早已超越單純的避險需求──這是一場對美元信用的集體背叛?還是全球菁英用真金白銀投下的不信任票?
placeholder
聯準會9月降息板上釘釘!黃金創下歷史新高,大摩:2025年底衝3800美元!聯準會降息在即,黃金、白銀價格提前飆升,未來還有6%的上漲空間。
作者  Tony Chou
8 小時前
聯準會降息在即,黃金、白銀價格提前飆升,未來還有6%的上漲空間。
placeholder
資本市場即將迎來6500億巨獸,李嘉誠要將長和集團一分為二?究竟因為什麼?據最新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掌控的長和集團(00001-HK)正考慮對其全球電訊業務進行重大戰略調整,計劃透過分拆上市釋放高達1500億港元的資產價值,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作者  財富進化論
8 小時前
據最新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掌控的長和集團(00001-HK)正考慮對其全球電訊業務進行重大戰略調整,計劃透過分拆上市釋放高達1500億港元的資產價值,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placeholder
美股將迎9月「魔咒」、金價歷史新高!四大要點不容忽視!美股週一因勞動節假期休市,這意味其已進入「最負面」的季節性月份,俗稱9月「魔咒」。根據歷史數據顯示,9月往往是美股表現最差的月份,S&P 500在過去35年中平均下跌0.8%,下跌次數達18次,為唯一下跌多於上漲的月份,經濟學家普遍認為,9月5日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將成為本月走勢關鍵。 無獨有偶,週二(9月2日)黃金大漲近1%至時段高位3508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白銀價格同樣大漲,自2011年以來首次突破40美元大關。一系列跡象或表明市場正從8月AI行情中冷卻,隨之而來的是避險情緒的快速升溫。
作者  Insights
8 小時前
美股週一因勞動節假期休市,這意味其已進入「最負面」的季節性月份,俗稱9月「魔咒」。根據歷史數據顯示,9月往往是美股表現最差的月份,S&P 500在過去35年中平均下跌0.8%,下跌次數達18次,為唯一下跌多於上漲的月份,經濟學家普遍認為,9月5日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將成為本月走勢關鍵。 無獨有偶,週二(9月2日)黃金大漲近1%至時段高位3508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白銀價格同樣大漲,自2011年以來首次突破40美元大關。一系列跡象或表明市場正從8月AI行情中冷卻,隨之而來的是避險情緒的快速升溫。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