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All in AI,「可靈」能否顯靈?

來源 財華社

直播平台快手-W(01024.HK)在公佈2025年第2季業績後,股價大漲4.39%,市值達3,233億港元。今年以來,快手的股價累計漲幅已達81.14%,跑赢小米集團-W(01810.HK)的52.32%,以及騰訊(00700.HK)的45.14%。

能讓股價嗨起來的,可不只是業績猛。快手這次直接甩出「王炸」:首次宣佈派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合計20億港元!再加上上半年花19.16億港元回購股票,今年已經給股東回饋了39.16億港元,相當於市值的1.21%。

盈利再創新高

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收入同比增長13.14%,至350.46 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其中,直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98%,而利潤較高的線上營銷服務和其他服務分别同比增長 12.85%和25.95%,成為主要增長驅動力。受此影響,毛利率同比上升0.33個百分點,至 55.65%。

在成本和開支端佔比最大的銷售及營銷開支,於第2季按年上升4.61%,增幅明顯低於收入增幅,多少緩衝了研發開支大增21.21%的影響。經調整EBITDA或按年提升1.53個百分點,至22.01%,第2季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增長20.07%,至56.18億元。

電商與AI增長淩厲

2025年第2季,其日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3.44%,至4.089億;月均活躍用戶數則按年增長3.32%,至7.148億。日均與月均用戶之比約為57.20%,大致維持穩定,上年同期為57.14%,上季為57.33%。

回顧期内,快手三項分部業務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分成成本較高的直播業務季度收入按年增長7.98%,至100.44億元,佔其總收入的比重從上年同期的30.03%下降至28.66%。

第2季,每名日活平均線上營銷服務收入按年增長9.03%,至48.3元。在日活和用戶單位收入雙增長的帶動下,快手的第2季線上營銷服務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2.85%,至197.65億元。

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來自外部的聯合營銷服務收入有顯著的同比增長,今年上半年,點擊率和每千次展示收益均實現了同比增長,管理層認為這兩項指標在下半年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在行業機遇方面,管理層認為本地服務、汽車等區域導向型產業,以及短劇、小遊戲等内容消費類行業,還有原生電商,都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其他服務的季度收入更實現25.95%的增長,達到48.17億元,佔快手總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3.42%上升至14.94%,主要受電商業務及可靈AI業務增長的帶動。

2025年5月,快手推出可靈AI的2.1繫列模型,在模型質量方面實現了全方位提升。2025年7月底,可靈AI發佈了新功能靈動畫佈,集無限可視化空間、智能創作輔助與多人實時協作等功能為一體。

可靈AI助力P端創作者和企業用戶不斷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包括廣告營銷、影視短劇、遊戲互動和智能硬件等,還出品了AI單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載中》,這些都帶來了商業化的快速增長,2025年第2季,可靈AI的收入超2.5億元人民幣,較第1季的營收1.5億元高出67%。

快手的CEO程一笑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目前可靈AI的用戶既包括對AIGC感興趣的大眾創作者,也涵蓋泛選用戶、設計師、藝術家等專業創作者,還有電商/廣告行業從業者以及影視製作工作室。當下,可靈AI的主要付費用戶為專業創作者。未來,隨著其模型整體性能的提升,快手希望將可靈AI的應用拓展至遊戲製作、專業影視後期製作等大型專業創意行業場景,以擴大製作用戶群體。

砸錢翻倍押注AI,這是一場豪賭?

2025年第2季,快手來自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84.98億元;2025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為117.81億元。

財華社留意到,第2季用於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投資所用的現金額為37億元,第1季為34億元,上半年合共為71億元,而2024年全年,這一金額為81億元,意味著今年上半年的資本開支或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首席財務官金秉在業績發佈會上預計,可靈AI的收入將達到年初設定目標的兩倍,這更堅定了其對可靈AI長期投資價值的信心。

在年中時,快手對可靈AI的參考算力追加了投資,預計與可靈AI相關的資本開支將較年初預算翻倍。費用方面,年初的預算已經涵蓋了為吸引和留存AI人才所作的預期投入,預計這些費用不會有顯著變化。

自可靈AI推出以來,其在推理算力層面的毛利率已轉正,且在其產品叠代升級過程中維持穩定。推理算力追加投資對快手整體利潤的影響仍將處於可控範圍。

因此,管理層預計快手的整體AI投入對全年盈利能力的影響將維持在1%-2%左右,並表示,即使增加AI投資,仍有信心將2025年全年經調整淨利潤保持在穩定增長水平。

從中長期來看,快手認為可靈AI的單位訓練成本和推理成本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而且隨著其在内容和業務生態中進一步釋放AI價值,AI投資的增量將帶來可持續的業務增長機遇。

隱憂也不少,狂歡背後要冷靜

快手本季度的亮眼表現無疑為其赢得了市場的掌聲,股價大漲、首次派息以及可靈AI的商業化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高光畫卷。然而,在這份強勁業績的背後,一些潛在的風險與挑戰也同樣值得警惕,其未來之路並非一片坦途。

儘管整體收入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國内流量池逼近飽和的天花板隱約可見,未來增長將更加依賴於從存量用戶中爭取更高價值,這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挑戰巨大。

該公司宣佈將AI算力投資翻倍,並堅信其對利潤的影響可控(1%-2%)。但這本質上是一場高風險、高投入的豪賭。

AI研發是一場軍備競賽,技術叠代極快,一旦行業出現颠覆性突破,前期巨額投入的硬件與模型可能迅速貶值。AI所產生的收入以及能帶來的效率提升,能否支撐起未來翻倍的資本開支並最終帶來可觀回報,仍需時間驗證。若AI投資回報不及預期,將直接侵蝕其來之不易的利潤。

快手並非活在真空中。在電商領域,它面臨抖音等平台的猛烈進攻;在AI領域,更是與百度(09888.HK)、字節等巨頭短兵相接。

可靈AI雖擁有優勢,但巨頭們和科技新貴皆重兵押注AI,其面臨的競爭壓力只會指數級增加。一旦競爭對手推出更強大且更低廉的服務,快手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將面臨雙重擠壓。

本次特别股息固然驚喜,但這是基於異常強勁的自由現金流。一旦公司進入新一輪高資本開支週期,或行業景氣度下行影響利潤,如此大規模的派息和回購能否持續,要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這很可能是一次性事件,而非長期承諾。

誠然,快手的當下確實光彩奪目,但其未來正繫於一條緊繃的繩索之上:一端是必須維持核心業務的穩健現金流,另一端則是必須賭對AI的未來。 任何一端的失守,都可能讓當下的市場歡呼迅速消散。投資者的樂觀值得肯定,但審慎觀望或許才是面對這份財報最理性的姿態。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輝達股價暴跌4%市值蒸發1550億,納指受拖累下跌1.5%,市場靜待財報與B30A晶片動向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作者  財富進化論
8 月 20 日 週三
當地時間週二(8月19日),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下挫,大型科技股幾乎全線下跌,科技股巨頭輝達收盤跌約4%至每股單價175.64美元,市值蒸發超過1550億美元,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其他科技股甲骨文、超威半導體(AMD)跌幅超過5%,博通、台積電跌超3%。科技股巨頭集體下滑,拖累納指跌1.5%,「七巨頭」ETF也同步下跌。
placeholder
台積電股價暴跌後微彈,外資分析報告力撐股價,半導體產業前景是關鍵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作者  財富進化論
昨日 10: 05
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placeholder
美股七巨頭持續下挫!科技股崩盤風險加大?交易員搶購看跌期權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3: 45
交易員紛紛買進「災難」看跌期權,防範美國科技股崩盤風險。有分析指出,擔憂可能被誇大。
placeholder
已獲金管會核准,貝萊德009813 ETF即將募集!追蹤美股50大龍頭,一鍵布局蘋果、輝達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正式進軍台灣ETF市場!旗下“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 ETF”(009813)已獲金管會核准,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公開募集,預計10月30日掛牌上市。
作者  財富進化論
昨日 10: 01
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正式進軍台灣ETF市場!旗下“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 ETF”(009813)已獲金管會核准,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公開募集,預計10月30日掛牌上市。
placeholder
警報拉滿!納指創5月來最慘週,AI神話遭暴擊,輝達財報成最後「救命稻草」?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作者  投資-槓把子
昨日 09: 52
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大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