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銅研究小組本週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礦山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特別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9.5%)和蒙古(31%)的生產顯著增長,這得益於這些國家礦業產能的擴大。在秘魯(3.6%)和智利(2.6%),生產增長較慢,但仍然保持強勁。然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和商品分析師沃爾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印尼的生產由於大型礦山的計劃維護不得不大幅減少。
"儘管如此,精煉銅的生產再次增長快於礦山生產。得益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增長6.5%和中國增長6%,全球生產增長了3.6%,儘管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僅為0.6%,而智利的生產實際上下降了8.4%。"
"然而,精煉銅的估計消費增長更為強勁,達到+4.8%,主要受到中國(+7.5%)的推動,中國約占全球銅需求的58%。而在世界其他地區,需求以+1%的較慢速度增長,而日本、歐盟和美國的需求實際上下降。根據ICSG的數據,全球銅市場在今年前六個月顯示出25.1萬噸的供應過剩。這一數字顯著低於去年同期的39.5萬噸。"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份的數據表明,這些發展仍在繼續。儘管最近在智利報告了礦山生產的問題,但中國的精煉銅生產在7月份同比增長了兩位數。因此,原材料銅的短缺可能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