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週,我常常看到關於美國關稅引發的通脹衝擊不會太嚴重的說法,即使嚴重也只是暫時的,且美聯儲可能會降息。這一觀點要麼是基於調查顯示的通脹預期不再那麼高,要麼是基於溫和的通脹數據,正如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分析師邁克爾·菲斯特(Michael Pfister)所指出的美國總統的情況。
"中央銀行行長們可能應該避免在疫情期間及其後期錯誤判斷形勢後,繼續評估暫時性通脹風險。預測通脹衝擊究竟會有多暫時並非易事。決定性因素是,近年來美元大幅升值,因為美聯儲一直是最謹慎的央行之一。如果通脹風險再次上升,通常會預期更高的基準利率。例如,當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時,通脹預期顯著上升,考慮到預期的通脹政策。"
"市場預計通脹將在未來一年達到約3.5%,利率將下降超過100個基點。自四月初以來,預期也趨於橫盤整理——儘管需要注意的是,通脹預期正在進一步向未來轉移,因為這裡的通脹是從滾動起點開始,預計在一年後出現。"
"即使由貿易戰引發的美國通脹壓力是暫時的這一風險假設被證明是正確的,這一假設也可能會影響市場預期。我們正在遠離一個積極響應通脹預期的美聯儲,轉向其他更快降息而非加息的央行。這對美元來說是另一個壞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