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預言1929股災!揭開「神秘先知」威廉·江恩的金融預言秘術

1928年的深秋,華爾街正沉醉於前所未有的狂歡。道瓊工業指數屢創新高,「永久繁榮論」甚囂塵上,投機熱潮席捲全美。就在這一片樂觀的喧囂中,一份名為《每年展望》的投資通訊,卻投下了一顆冰冷的震撼彈。它的作者,威廉·江恩(William D. Gann),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寫道:「1929年9月是一個危險的月份,股票價格將出現暴跌。」這則預言在當時的狂熱氛圍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許多投資老手嗤之以鼻。
然而,歷史的精準度令人窒息。1929年9月3日,美股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隨後開始動搖。緊接著,在10月那個被後世稱為「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和「黑色星期二」(10月29日)的日子裡,股市轟然崩塌,引發了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無數財富化為烏有。江恩的預言得到了殘酷的驗證。
這位被譽為「技術分析界神秘先知」的投資家,究竟如何穿透市場的集體迷霧,預見了這場世紀災難?
動盪年代的市場煉金術士
僅靠一次預言並不足以奠定江恩的傳奇地位。
江恩的投資生涯橫跨近半個世紀(約45年),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年大崩盤、經濟大蕭條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極端動盪。據傳,江恩在這樣的環境下多次獲利,累計賺取了超過5,000萬美元的巨額財富,以購買力折算,相當於今天的10億美元以上。
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次傳奇實績,發生在1909年。當時,頗具影響力的金融刊物《股票行情與投資文摘》(Ticker and Investment Digest)的編輯理查德·威科夫(Richard Wyckoff),對江恩的交易能力半信半疑。為了驗證真偽,他親自監察了江恩在1909年10月份整整20多個交易日的操作。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在這段時間內,江恩進行了高達286次的買賣交易,取得264次獲利、22次虧損的結果,勝率達到驚人的92.3%!這份在嚴密監督下完成的成績單,強有力地回擊了所有關於他「僅靠運氣」或「紙上談兵」的質疑。
圖片來源於:VARCHEV FINANCIAL SERVICES
將時間、價格與幾何融合起來的江恩理論
江恩深信金融市場並非雜亂無章的賭場,而是遵循著某種源自宇宙的、精密的自然法則和數學秩序。價格的波動與時間的流逝之間,存在著可被探知的和諧共振。他窮盡畢生精力,融合了數學、幾何學、天文學甚至古老數學的原理,構建出一套獨特而龐大的分析體系——江恩理論。這套理論的核心在於揭示市場運行的內在結構,尤其強調以下三大支柱:
1、時間週期
江恩理論中,時間因素位於所有分析因素的首位,其作用在於預測市場運動趨勢的轉折點。
透過深入研究,江恩認為不同時間長度中值得關注的循環週期亦不同:
極短線:1小時、2小時、4小時、18小時、24小時
短期:3週、7週、13週、15週、3個月、7個月
中長期: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13年、15年
超長期:20年、30年、45年、49年、60年、82年、90年、180年
其中,他特別重視10年循環,認為它是理解市場長期節奏的關鍵基礎。江恩著名的「十年循環論」指出:任何一個長期的上升或下跌趨勢,都不可能毫無調整地持續超過三年。在一個典型的十年上升循環中,往往在前六年形成兩個重要的頂部,並在最後四年達到最終的頂峰。他認為歷史會重演,通過研究過去的時間周期,可以預見未來的轉折點。
2、江恩線
江恩線,是江恩理論中最具象、最直觀的分析工具,一般包括江恩角度線、江恩時間線、江恩價格線。江恩線的核心是從圖表上的顯著高點(或低點)出發,按照特定的斜率(稱為「波動率」)向右下方(或右上方)繪製直線。這些直線在圖表上構成了清晰的支撐與阻力軌跡。
在眾多角度線中,江恩認為45度線(1:1線,代表時間與價格平衡)、63.75度線和26.25度線最為關鍵,它們分別對應著價格回調的關鍵比例:50%、62.5%和37.5%。當價格運行在45度線之上,通常被視為市場處於強勢;若跌落於45度線之下,則可能轉入弱勢。江恩強調,繪製時必須動態調整,一旦選定的起始點被新的顯著高/低點取代,就需立即更新角度線。
3、回調法則
江恩觀察到,價格在主趨勢運動中,經常會在特定的比例位置發生暫時的反轉(回調或反彈)。他基於對大量數據的研究,提煉出精煉的回調法則。他認為,在所有回調比例中,50%的位置最為重要,價格經常在50%回調位發生明顯反轉,「不論價格上升或下降,最重要的價位是在50%的位置」。
一般而言,50%的回調位的計算方法是:
(最高價-最低價)/2+最低價
或最高價-(最高價-最低價)/2。
江恩認為,如果價格有效穿越(收盤站穩)50%回調位,下一個需要關注的關鍵位置是63%回調位。如果價格繼續穿越63%回調位,則下一個目標是75%回調位。如果75%回調位也被穿越,那麼價格極有可能測試100%回調位(即回到前一波運動的起點)。
這些關鍵的百分比位置(50%、63%、75%、100%)常常會重複成為強有力的支撐或阻力區域。在極端情況下,價格甚至可能突破100%回調位,形成趨勢的延續。
江恩二十一條買賣守則
江恩深知,再精妙的理論也需要嚴格的紀律去執行,才能在險惡的市場中生存並獲利。他總結畢生經驗,制定了著名的「江恩二十一條買賣守則」。這些法則摒棄了僥倖心理,強調風險控制、順勢而為和心理管理,至今仍是交易者奉為圭臬的風險管理聖經。其精髓包括:
風險控制是生命線:「每次入市買賣,損失不應超過資金的十分之一」、「永遠都設立停損位」、「永不過量買賣」、「永不讓所持倉位轉盈為虧」、「避免在不適當時搞金字塔加碼」、「買賣遭損失時,切忌賭徒式加碼」
順勢而為是王道:「永不逆市而為。市場趨勢不明顯時,寧可在場外觀望」、「只在活躍的市場買賣」、「永不設定目標價位出入市,而只服從市場走勢」、「做多做空自如,不應只做單邊」。
理性決策避免情緒干擾:「有懷疑,即平倉離場」、「不要因為不耐煩而入市,也不要因為不耐煩而平倉」、「肯輸不肯贏,切戒」、「入市時落下的停損位,不宜胡亂取消」、「入市要等候機會,不宜買賣太密」。
保護利潤與策略穩定:「如無適當理由、不將所持倉平盤,可用止賺位保障所得利潤」、「在市場連戰皆捷後,可將部分利潤提取,以備急時之需」、「如無適當理由,避免胡亂更改所持股票的買賣策略」。
務實投資觀:「買股票切忌只望分紅收息」、「不要因為價位太低而吸納,也不要因為價位太高而沽空」、「永不對沖」。
爭議與遺產
如同許多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江恩也伴隨著爭議。最主要的疑問圍繞在他巨額財富的真實來源。
著名交易心理學家亞歷山大·埃爾德(Alexander Elder)在其著作《交易為生》(Trading for a Living)中提出質疑,認為江恩及其追隨者主要通過出售書籍、投資課程(如著名的《江恩大師商品課程》)和市場通訊(如《供需通訊》、《忙碌人的服務》)獲利,而非純粹依靠市場交易。埃爾德更引用資料稱,江恩1950年代去世時,其遺產價值僅略高於10萬美元,與傳聞中的5000萬美元相距甚遠。
然而,這些質疑也無法完全抹殺江恩留下的實證亮點:1909年威科夫見證下的驚人交易紀錄、1929年崩盤的月份級精準預言,以及他構建的那套融合時間、價格、幾何的深邃理論體系。無論其個人財富最終幾何,江恩對於技術分析領域的貢獻是巨大且深遠的。
威廉·江恩留給世人的終極啟示,或許在於他堅信:市場看似混沌的表象之下,潛藏著深刻的數學秩序與時間韻律。無論是對他預言能力的驚嘆,對其理論奧秘的探尋,還是對其交易守則的實踐,江恩的傳奇與智慧,至今仍在為全球的投資者,提供著不竭的啟迪與指引。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