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4 年,大型科技公司對 AI 的癡迷將花費 2000 億美元,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來源 Cryptopolitan

三個月前,華爾街對大型科技公司不計後果的人工智能支出進行了嚴厲批評。數十億資金投入開發,卻收效甚微。投資者不爲所動,進行了反擊。

硅谷的回應?花費更多。僅今年一年,最大的科技公司(亞馬遜、微軟、Meta 和 Alphabet)就在人工智能上總共消耗了超過 2000 億美元。而且它還在不斷增加。歷任CEO都明確表示:明年的AI預算將會更高。

這場無情的競賽並不便宜。公司正在爭先恐後地搶奪稀缺的高端芯片並建立大型數據中心來推動這項技術。他們正在與電力供應商達成協議,以保持這些中心的在線狀態,甚至重新開放一座核電站來支持他們的人工智能雄心。

對於這些巨頭來說,目標是讓華爾街相信這項投資將帶來更多利潤,取代他們目前來自廣告、數字產品和軟件的收入來源。

亞馬遜750億美元押注人工智能

亞馬遜正在引領潮流。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 (Andy Jassy) 稱人工智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並預計亞馬遜到 2024 年將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創紀錄的 750 億美元。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客戶、企業和股東都會感覺良好,”他聲稱。 MoffettNathanson 的分析師也有同樣的看法,稱亞馬遜的支出“確實令人震驚”。

Meta 緊隨亞馬遜之後,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承諾大幅增加人工智能投資。扎克伯格認爲 AI 語言模型和相關項目對 Meta 的未來至關重要,推動該公司今年的資本支出達到 400 億美元。

對於扎克伯格來說,這些人工智能工具將改善 Meta 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基於廣告的業務。但投資者並不完全相信,尤其是 Meta 的增強現實部門 Reality Labs 本週公佈了 44 億美元的虧損。

微軟的數據中心危機和 Alphabet 的人工智能策略

微軟也面臨着一系列挑戰。該公司季度支出達 149 億美元,創近年來最高水平,增幅達 50%。但微軟本季度遇到了困難,由於產能短缺而無法足夠快地滿足需求。

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向投資者解釋說,“數據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向投資者保證,他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一產能問題並平衡供應。

與此同時,Alphabet 的資本支出預算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首席財務官阿納特·阿什肯納齊 (Anat Ashkenazi) 預測 2025 年將進一步加息,重點關注構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雲系統。

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還強調,該公司的全棧人工智能產品已經大規模投入運營,並強調 Alphabet 計劃在谷歌的搜索、雲和廣告產品中利用其人工智能技術。

然而,Alphabet 和亞馬遜受益於最新一輪財報,由於基於雲的收入的tron增長,兩家公司都報告了收益。 Alphabet 的雲收入增長了 35%,而亞馬遜的雲收入增長了 19%。

相比之下,微軟對其雲增長放緩感到失望,部分原因是其供應瓶頸。 Meta 的支出計劃也令投資者感到不安,一些人對該公司平衡廣告收入和人工智能投資的能力表示懷疑。

華爾街對人工智能的支出仍然存在分歧

華爾街正在密切關注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支出。對於一些人來說,微軟大規模的 OpenAI 投資及其正在進行的人工智能項目顯示出了潛力,即使其雲擴張因供應問題而暫時放緩。

摩根大通分析師將微軟的人工智能投資描述爲“播下成功的長期種子”,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種子多久會產生回報。但隨着微軟努力緩解供應問題,這種不確定性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然而,Meta 的 Reality Labs 損失是其人工智能業務中一個明顯的缺點。 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 的吉恩·蒙斯特 (Gene Munster) 等投資者指出,Meta 面臨着保持廣告業務穩定、同時追逐高風險、成本高昂的人工智能項目的壓力。 Meta 的股價今年確實上漲了 60%,但對其 Reality Labs 部門的懷疑並沒有消失。

蘋果還憑藉 Apple Intelligence 和改進的 Siri 等新功能涉足人工智能領域,但本季度未能實現財務目標。對蘋果人工智能產品的冷淡反應加劇了批評者的論點,即人工智能支出可能不會很快產生結果。

英偉達保持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推動人工智能熱潮的芯片主要供應商英偉達上。自 2022 年 ChatGPT 推出以來,Nvidia 的股價已飆升七倍,使其在 AI 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隨着當前人工智能建設達到飽和點,增長可能會放緩。分析師表示,隨着這一浪潮的平息,下一個大玩家可能是甲骨文和 Salesforce,它們可能會憑藉自己的產品涉足人工智能領域。但目前,英偉達在人工智能系統芯片供應方面處於明顯的領先地位。

儘管華爾街對此表示擔憂,但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資表明該行業致力於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對於一些人來說,回報已經開始顯現。 Gene Munster 將人工智能需求描述爲“強勁”,公司在不影響當前利潤的情況下擴大投資貨幣化。

蒙斯特相信,只要這些科技巨頭保持基礎設施到位,人工智能貿易就會繼續tron發展。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40萬人爆倉!今晚市場再迎巨震?比特幣跌破8.3萬美元,40萬人爆倉;3.1兆美元選擇權到期,美股再迎巨震?關注美國PMI數據>>
作者  Alison Ho
7 小時前
比特幣跌破8.3萬美元,40萬人爆倉;3.1兆美元選擇權到期,美股再迎巨震?關注美國PMI數據>>
placeholder
11.21精選策略分享:黃金、美元/日元、比特幣、以太幣技術分析 9月非農報告為聯准會下月議息會議前唯一的大型就業參考資料,加之9月失業率升至4.44%,連續三個月上升,就業市場整體呈現走弱趨勢。 後續市場關鍵仍在於聯准會12月是否降息,儘管聯准會內部存在巨大分歧,但相較於新增就業,聯准會或更看重失業率變化,這或預示在缺乏更多數據支撐下聯准會12月將採取預防性降息舉措。相對而言,隨著近期科技泡沫風險持續釋放,最能反映市場風險情緒的加密貨幣或已進入超跌階段,階段性反彈或已臨近。
作者  Insights
7 小時前
9月非農報告為聯准會下月議息會議前唯一的大型就業參考資料,加之9月失業率升至4.44%,連續三個月上升,就業市場整體呈現走弱趨勢。 後續市場關鍵仍在於聯准會12月是否降息,儘管聯准會內部存在巨大分歧,但相較於新增就業,聯准會或更看重失業率變化,這或預示在缺乏更多數據支撐下聯准會12月將採取預防性降息舉措。相對而言,隨著近期科技泡沫風險持續釋放,最能反映市場風險情緒的加密貨幣或已進入超跌階段,階段性反彈或已臨近。
placeholder
3.1兆美元選擇權到期!今日美股再迎巨震?關注這一點位!市場密切關注期權到期、CTA動向帶來的影響。高盛指出,投資人需要關注標普500指數6457點的中期關鍵水準。
作者  Alison Ho
8 小時前
市場密切關注期權到期、CTA動向帶來的影響。高盛指出,投資人需要關注標普500指數6457點的中期關鍵水準。
placeholder
鴻海股價跌逾4%,聯手OpenAI、輝達仍不敵大盤賣壓鴻海(2317)科技日今天盛大開幕,儘管會中宣布與OpenAI及輝達等重要合作,展現AI領域雄心,卻難擋台股重挫近千點衝擊,股價跌逾4%。
作者  Tony Chou
9 小時前
鴻海(2317)科技日今天盛大開幕,儘管會中宣布與OpenAI及輝達等重要合作,展現AI領域雄心,卻難擋台股重挫近千點衝擊,股價跌逾4%。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逼近158!日本批准21兆日圓經濟計劃,貶值勢不可擋?11月21日,日本政府批准了一項規模達21.3兆日圓的經濟刺激方案。除非日本央行升息,否則美元/日圓突破160只是時間問題。
作者  Alison Ho
10 小時前
11月21日,日本政府批准了一項規模達21.3兆日圓的經濟刺激方案。除非日本央行升息,否則美元/日圓突破160只是時間問題。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