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谷歌雲在高風險的人工智能戰爭中超越競爭對手

來源 Cryptopolitan

谷歌剛剛在雲和人工智能領域遙遙領先。華爾街對此充滿關注:谷歌雲第三季度增長了 35%,達到 113.5 億美元。這比上一季度 29% 的增長還要快,並且正在震動市場。

投資者注意到,谷歌不再僅僅專注於廣告;它還專注於廣告業務。其雲業務正在帶來大量收入。這家科技巨頭一直大力投資人工智能,並且正在取得回報。谷歌的雲服務包括基礎設施和軟件,經過多年的投入,終於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亞馬遜網絡服務 (AWS) 仍然保持着規模王者地位,收入達 274.5 億美元,增幅高達 19%。 AWS 的規模可能是 Google Cloud 的兩倍多,但其增長速度約爲 Google Cloud 的一半。微軟的 Azure 以 33% 的增長位居第二。

這三者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但谷歌的快速步伐表明它並沒有退縮。隨着這些巨頭同時公佈財報,投資者可以全面瞭解每個巨頭如何努力贏得人工智能驅動的雲市場。

谷歌擴大人工智能野心

谷歌雲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率達到 17%,繼去年實現盈利後大幅躍升。多年來,這一直是谷歌的資金流失問題。

現在情況不同了。 Visible Alpha 技術研究主管梅麗莎·奧托 (Melissa Otto) 表示:“這確實超出了預期。”不過,她很謹慎,不確定谷歌是否能夠保持這一利潤水平,但很明顯谷歌的舉措得到了回報。

在亞馬遜,AWS 一直是其cash。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率高達 38%,伯恩斯坦的分析師稱其爲“驚人”。亞馬遜收緊了招聘,削減了表現不佳的 AWS 服務,並將服務器的使用壽命從五年延長到六年。

僅此一項就使利潤率提高了 2%。 AWS 仍然是這裏的利潤引擎,推動亞馬遜的整體收入,同時保持其tron的雲主導地位。

微軟在本季度的 Azure 數據上拋出了一個曲線球,詳細分析了其 Azure 公共雲收入的具體情況。此前,微軟在報告 Azure 收入時將安全服務和 Power BI 等其他產品合併在一起。現在,投資者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Azure 本季度的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但首席財務官 Amy Hood 預計,隨着該公司產能的增加,其增長將在 2025 年初回升。 Hood 解釋道:“需求繼續高於我們的可用能力。”他表示,微軟的資本投資正在爲 Azure 做好應對不斷上升的人工智能負載的準備。

AI 力量之爭:定製芯片和 NVIDIA 飆升的需求

亞馬遜和谷歌都押注於定製人工智能芯片來滿足需求。 AWS 客戶對其用於訓練模型的第二代 AI 芯片 Amazon Trainium 2 表現出了興趣。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 (Andy Jassy) 承認:“我們多次向製造合作伙伴求助,生產的產品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計劃。”他表示,即使使用內部處理器和 NVIDIA 的 GPU,他們也無法滿足需求。

谷歌也不甘落後,推出了第六代張量處理單元(TPU)。首席執行官 Sundar Pichai 表示,他正在與 TPU 團隊密切合作,渴望瞭解他們的路線圖。谷歌的定製 TPU 正在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功能。

微軟的做法類似,去年推出了人工智能芯片 Maia 來支持自己的服務。到目前爲止,他們對 Maia 保密,僅供內部使用。 DA Davidson 的分析師懷疑微軟能否在這方面擊敗亞馬遜和谷歌,並認爲微軟在這場人工智能競賽中保持中立。

然而,Azure 對 OpenAI 的鉅額投資使其在 AI 遊戲中保持了有利的地位。與此同時,英偉達 (NVIDIA) 也取得了巨大進展。其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於該公司的收入在過去五個季度中每個季度都翻了一番。

英特爾退出道瓊斯指數和崛起的人工智能巨頭

這種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繁榮甚至導致英偉達取代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英特爾,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傳統上抑制科技股的指數。僅今年一年,NVIDIA 的股價就上漲了 170%,而英特爾的股價卻暴跌了 50% 以上。 NVIDIA 的 H100 芯片對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至關重要,投資者正爭先恐後地想從中分一杯羹。

11 月 8 日,英特爾將退出道瓊斯指數,爲 NVIDIA 讓路。英特爾在製造方面的困境以及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的失敗使其落在了後面。該公司的中央處理器輸給了AMD,現在英特爾面臨着維持其核心業務的挑戰。

股價下跌,英特爾已經裁員 16,500 人以降低成本和房地產。他們正試圖糾正船的方向,但人工智能列車已經離開車站。

另一方面,NVIDIA 則全速前進,Blackwell 芯片緊隨其後,需求如此強烈,被稱爲“瘋狂”。道瓊斯指數的轉變反映了人工智能技術佔據主導地位的新時代,而 NVIDIA 在該指數中的地位標誌着整個市場的重大轉變。

隨着 NVIDIA 加入道瓊斯指數,六家市值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中已有四家進入該指數,只剩下 Meta 和 Alphabet。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2025年7月最值得購買的美股ETFTradingKey - 美股市場在經歷4月的深“V”反轉和5月的震盪上漲行情後,儘管6月“美以伊”的衝突爆發,但並未影響美股三大指數加速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甚至還創了年初以來的新高。 從ETF市場來看,各行業之間在6月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其中,代表科技行業的ETF指數(代碼:XLK)在整個6月收穫了接近10%的漲幅,而必需消費主題ETF(代碼:XLP)是唯一一個在6月收跌的ETF
作者  TradingKey
7 月 04 日 週五
TradingKey - 美股市場在經歷4月的深“V”反轉和5月的震盪上漲行情後,儘管6月“美以伊”的衝突爆發,但並未影響美股三大指數加速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甚至還創了年初以來的新高。 從ETF市場來看,各行業之間在6月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其中,代表科技行業的ETF指數(代碼:XLK)在整個6月收穫了接近10%的漲幅,而必需消費主題ETF(代碼:XLP)是唯一一個在6月收跌的ETF
placeholder
美元/日元攀升至147.00附近,貿易緊張局勢主導市場情緒,FOMC會議紀要即將公布週二,日圓(JPY)兌美元(USD)走弱,市場正在消化最新的針對日本的關稅威脅,並權衡貿易協議的潛在前景
作者  FXStreet
7 月 09 日 週三
週二,日圓(JPY)兌美元(USD)走弱,市場正在消化最新的針對日本的關稅威脅,並權衡貿易協議的潛在前景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再度跌破147!多頭撤退,未來還能升值嗎?7月9日,日幣匯率連續第三天下跌,美元/日圓(USD/JPY)一度升至147.18。
作者  Tony Chou
7 月 09 日 週三
7月9日,日幣匯率連續第三天下跌,美元/日圓(USD/JPY)一度升至147.18。
placeholder
4萬億帝國誕生!輝達CEO黃仁勳身價暴漲,即將超車巴菲特!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作者  投資指南針
21 小時前
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placeholder
美元迎來霸權黃昏?一般投資者有哪些投資機會2025年上半年,美元經歷了多年罕見的深幅調整,下降幅度之大,有種舉世皆驚的壯觀。作為這場變動的「主角」——川普,「喜提」自尼克森時代至今,最差上半年表現。美元可謂是金融市場的“核心引擎”,它時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脈動,牽動投資者的心。
作者  投資-槓把子
20 小時前
2025年上半年,美元經歷了多年罕見的深幅調整,下降幅度之大,有種舉世皆驚的壯觀。作為這場變動的「主角」——川普,「喜提」自尼克森時代至今,最差上半年表現。美元可謂是金融市場的“核心引擎”,它時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脈動,牽動投資者的心。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