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比特幣跌破 9 萬美元的走勢在週二(11月18日)進一步惡化,拖累亞洲金融市場普遍下挫,並引發擔憂:槓桿投資者可能會引發一輪負向螺旋式的拋售壓力。
這項加密貨幣一度下跌多達 2.8%,是其年內漲幅被完全抹去後的又一次下滑。比特幣的急跌加劇了亞洲股市壓力:MSCI 亞太指數下跌逾 2%,創過去一個月最差表現,幾乎所有亞洲市場均告下跌。
(來源:彭博)
美國國債全線走強,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 4 個基點。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走高,而風險敏感型的澳元下跌。彭博亞洲貨幣指數跌至 5 月以來最低水平。
加密暴跌或引發散戶被迫平倉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警告,當前的加密貨幣拋售可能觸發散戶投資者的被動減倉,他們可能需要出售其他資產以應對追加保證金要求。這存在產生「連鎖反應」的風險:一個市場下跌導致另一個市場遭受拋壓。
「隨着投資組合調整(無論是主動還是爲了覆蓋股票虧損被迫調整),加密市場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AT Global Markets 悉尼首席市場分析師 Nick Twidale 表示。
風險警報全面拉響
比特幣的下跌出現在投資者本已對美國降息步伐感到不安之際,加之市場正將注意力轉向包括英偉達在內的核心科技股本週即將發佈的財報。然而,比特幣跌破 9 萬美元的關鍵水平,使得亞洲早盤的普遍拋售進一步演變爲全面急挫。
「比特幣的持續下跌確實放大了市場的風險警報,加強了市場內部日本領跌亞洲,金融壓力明顯可能正在醞釀更深層變化的感覺,」墨爾本 Vantage Markets 分析師 Hebe Chen 表示。
進一步打壓市場情緒的是日本股市的更大跌幅,部分原因來自對該國財政狀況的擔憂以及與中國的外交摩擦。
日經 225 指數週二收跌 3.2%;與此同時,日本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 2008 年年中以來最高水平——與全球其他地區涌入國債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
跨市場的拋售不需要槓桿也能形成自我強化效應。今年以來,在貿易戰擔憂消退、投資者開始押注創新推動跨市場上漲之後,加密貨幣與股票同步走強。而如今,這些希望似乎正在消退。
「動能是一臺自我驅動的機器,」Van Eck 跨資產投資策略師 Anna Wu 表示,「美國情緒正在惡化——交易員在英偉達財報和宏觀數據公佈前減倉,這種情緒已經外溢到亞洲市場。如果將比特幣作爲市場情緒指標,它的信號已經指向熊市級別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