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白皮書由化名中本聰發布,週五迎來17周年紀念。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已經演變為一個機構級資產類別,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並被機構、公司和主權實體所接受。作為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在其第17年上漲至126,000美元,凸顯其轉變為主流金融資產。
比特幣白皮書於2008年10月31日發布,九頁PDF標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為數字金融的新紀元奠定了基礎。
它提出了一個去中心化電子現金系統的革命性理念,使在線支付能夠直接在各方之間發送,而無需像銀行這樣的中介。白皮書探討了關鍵的創新理念,如加密哈希、區塊架構和時間戳機制,這些共同解決了長期存在的"重複消費"問題,通過點對點網絡實現。
賽博朋克的願景根植於去中心化、金融自由和去中介化,消除了對銀行或政府等可信第三方的需求。
這可以被視為白皮書摘要的第一行:"一種純粹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版本將允許在線支付直接從一方發送到另一方,而無需經過金融機構。"

比特幣白皮書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發布的,那是一個銀行倒閉和對傳統金融系統信任下降的時期。
這在創世區塊(比特幣區塊鏈中的第一個區塊)中得到了明顯體現,創作者在2009年1月3日留下了一條消息,也稱為創世區塊消息:"泰晤士報 03/Jan/2009 財長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
這條消息是《泰晤士報》關於英國對2007-2008年金融危機反應的頭條。中本聰反對"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並希望比特幣有所不同。

| 點對點交易 | 比特幣的設計旨在使個人能夠直接相互轉移價值,而無需銀行或支付處理商等中介。 | 
| 去中心化控制 | 網絡將由獨立的節點和礦工而非集中權威來保障和維護,通過共識確保信任,即工作量證明(POW)。 | 
| 抗審查性 | 任何政府或公司都不應有權阻止、撤銷或扣押比特幣網絡上的交易。 | 
| 有限供應(2100萬BTC) | 通過限制總供應量,比特幣旨在防止通貨膨脹和法定貨幣系統中常見的貨幣操控。 | 
| 隱私和自主權 | 儘管並非完全匿名,中本聰設想比特幣作為一個為用戶提供財務隱私和擺脫集中監控的系統。 | 
在過去的17年裡,比特幣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比特幣最初作為數字自由和金融獨立的工具,如今已演變為主流金融資產,廣泛被對沖基金、公司和機構巨頭通過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所採用。
比特幣曾與隱私和去中心化的賽博朋克理念同義,如今在全球最大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與傳統資產並肩而立,目前市值超過2.18萬億美元,位列全球市值前八大資產,超越了博通和Meta Platforms等頂級公司,如下圖所示。

第一次比特幣轉帳發生在2009年,當時中本聰向軟件開發者Hal Finney發送了10 BTC,這是比特幣歷史上真正的點對點電子現金交易的誕生——一種無需中介的直接交換。一年後,2010年5月22日,早期比特幣開發者Laszlo Hanyecz花費10,000 BTC從Papa John’s購買了兩張披薩。這一事件現在被慶祝為比特幣披薩日,成為比特幣歷史上已知的第一次商業交易。
然而,在今天的環境中,比特幣的角色發生了顯著變化。機構採用激增,像黑石、富達、MicroStrategy 和特斯拉等主要公司現在持有或交易比特幣。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超過 353 個實體共同持有約 405 萬 BTC,約占比特幣當前流通供應量 1994 萬的 20.31% 和總供應量 2100 萬的 19.3%。

除了公司外,來自美國、加拿大、薩爾瓦多和不丹的政府也成為比特幣的持有者,突顯其在國家儲備和數字資產戰略中的擴展角色。特別是美國在特朗普總統任內已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的中心,這得益於通過促進創新、合法性和更廣泛採用的親加密法規的通過。
比特幣 ETF 的批准,無論是現貨還是期貨,都將 BTC 穩穩地帶入傳統金融市場。比特幣不再被用作日常支付方式,而是更常被稱為"數字黃金",作為對抗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對沖,並常被視為安全資產黃金的替代投資。
此外,比特幣目前主要在受監管的交易所和通過機構保管服務進行交易,遵循嚴格的客戶盡職調查(KYC)和反洗錢(AML)框架。這些正是中本聰最初希望消除的中介和監督機制,以追求金融隱私、用戶自主權和自由。
儘管日益增長的機構需求增強了比特幣的採用、流動性和合法性,但這也明顯偏離了中本聰最初的反建制願景。這個最初作為"人民的貨幣"的網絡,已成為全球投資組合中的熱門資產。
在技術方面,BTC 於 10 月 6 日達到了 126,199 美元的新歷史高點,目前在撰寫時交易價格約為 110,000 美元。
知名加密分析師 PlanB 在 X 上發布了看跌敘述,認為將比特幣的市場頂部僅與其四年減半周期聯繫起來的觀點認為,過去三個周期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可靠結論,因為迄今為止只有三個減半周期,這個樣本量太小。
他的 Stock-to-Flow (S2F) 模型則預測 2024 至 2028 年期間比特幣的平均價格將在 288,000 至 500,000 美元之間,而沒有明確指出確切的市場頂部。
根據 PlanB 的最新分析,比特幣的實現價格繼續接近 200 周移動平均線,截至 2025 年 10 月中旬,14 個月期間的相對強弱指數(RSI)仍低於 80,這表明比特幣尚未進入極端高估階段,他認為這是在任何深度修正發生之前所必需的。
隨著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 110,000 美元,低於其 126,199 美元的峰值,PlanB 建議,強勁的機構流入和延遲的宏觀經濟催化劑(如降息)可能會將當前的牛市周期延續到 2026 年或更久。

加密行業的一些關鍵人物對比特幣的長期潛力持樂觀態度。Strategy 的創始人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本週三在 CNBC 上表示,比特幣可能在今年年底前達到 150,000 美元。塞勒還預測,在未來二十年內,每枚比特幣的長期目標為 2000 萬美元。
在與標準 Chartered 全球數字資產研究主管傑夫·肯德里克(Geoff Kendrick)的獨家採訪中,他告訴 FXStreet,比特幣可能在 2026 年達到 300,000 美元的水平。
Mudrex 的首席執行官 Edul Patel 告訴 FXStreet,"比特幣可能會保持其看漲勢頭,預計在年底前向 130,000 至 140,000 美元的新高邁進,受積極發展的推動。"
比特幣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是一種旨在充當貨幣的虛擬貨幣。這種形式的支付不能由任何個人、團體或實體控製,這消除了在金融交易中第三方參與的需要。
其他幣是除比特幣以外的任何加密貨幣,但有些人也認為以太坊是非山寨幣,因為分叉發生在這兩種加密貨幣之上。如果這是真的,那麽萊特幣是第一個山寨幣,從比特幣協議分叉,因此是它的「改進」版本。
穩定幣是一種旨在具有穩定價格的加密貨幣,其價值由其所代表的資產儲備支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任何一種穩定幣的價值都與商品或金融工具掛鉤,如美元(USD),其供應由算法或需求調節。穩定幣的主要目標是為願意交易和投資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入口/出口。穩定幣還允許投資者存儲價值,因為加密貨幣通常會受到波動的影響。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是指比特幣的市值與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之比。它清晰地展示了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比特幣的高主導地位通常發生在牛市之前和牛市期間,在牛市期間,投資者求助於投資比特幣等相對穩定和高市值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主導地位的下降通常意味著投資者正在將他們的資本和/或利潤轉移到山寨幣上,以尋求更高的回報,這通常會引發山寨幣的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