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宣佈將對亞洲製造的汽車(尤其是中國製造的汽車)的關稅從目前的 20% 提高至 50% 後,中國正式警告將採取報復措施。
這一警告是在週四晚間發佈的,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希望墨西哥極其謹慎,三思而後行”。
據CNBC報道,聲明還補充道,“我們不願意看到雙方的經濟合作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
這一提議直接來自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 (Marcelo Ebrard),他週三告訴記者,新的關稅稅率是更廣泛的聯邦預算方案的一部分,將影響價值約 520 億美元的進口產品。
他指出,仍需國會批准,如果獲得通過,提高關稅將在30天后生效。墨西哥政府正在推動這一舉措,同時受益於《美墨加協定》(USMCA),該協定規定,只有當汽車的大部分部件在北美生產時,才能實現免關稅貿易。
中國在週四的同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還嚴厲批評華盛頓的關稅做法,稱其具有強制性,並認爲其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脅迫他人絕不能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爲代價。”
中國的抱怨不僅僅針對墨西哥。北京方面指出,美國長期以來濫用關稅,並警告不要效仿這些政策。
中國還提醒世界,在最近與華盛頓的貿易爭端中,中國已經採取了自己的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用於高科技產業的某些礦產的出口;中國企業在這些礦產的全球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
儘管中國對墨西哥的舉動感到不滿,但該部門並未對其他國家使用同樣的措辭。前墨西哥駐華大使、現任華盛頓特區 Dentons Global Advisors合夥人的豪爾赫·瓜哈爾多(Jorge Guajardo)指出,俄羅斯已對中國汽車徵收60%的關稅,巴西也於7月對電動汽車進口徵收了35%的關稅。
豪爾赫在給CNBC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我還沒有看到中國對俄羅斯或巴西提出同樣的[脅迫]指控。我認爲這是一種默契,他們明白世界上沒有意願吸收中國的過剩產能。”
去年,一位中國官員已經談到了產能過剩問題。他告訴CNBC,全球貿易的存在正是爲了應對這類問題。這位官員認爲,如果中國生產過多的電動汽車,那與其他國家大量出口天然氣、食品或半導體沒有什麼不同。
據美國倡導組織“繁榮美國聯盟”的數據,2022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間,超過20家中國汽車公司宣佈計劃在墨西哥投資超過70億美元。
這些公告涵蓋汽車零部件項目以及整車組裝項目。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項目已經完成。其中一家主要企業比亞迪甚至尚未開始在墨西哥建設其預期的工廠。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的出貨數據,墨西哥也已成爲中國汽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但中國汽車在墨西哥的競爭對手並非西方品牌。
麥格理資本中國股票策略主管 Eugene Hsiao 在 CNBC 的“中國連接”節目中表示:“很多時候,他們搶佔市場份額的並非西方品牌,而是其他亞洲品牌。我想這就是我們在墨西哥看到的情況。”
甚至在宣佈徵收50%的關稅之前,就有傳言稱關稅可能會增加25%,Eugene也對此進行了回應。“我認爲,即使徵收了部分關稅,很多中國汽車的價值主張仍然保持不變,”他說道。這意味着,儘管進口成本上升,但買家仍然可能選擇中國汽車,尤其是在它們價格仍然更低或功能比地區競爭對手更豐富的情況下。
鑰匙差線:祕密工具加密項目用於獲得保證媒體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