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99訊 週四(9月18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位於3660美元/盎司附近,上一交易日,金價觸及3700/盎司上方的歷史新高。儘管金價有所回落,但華爾街大鱷、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認爲,金價升勢仍將持續。
投資者認爲,持續的通脹加上疲軟的經濟增長是黃金需求的核心驅動力。
美國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2.9%,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因爲在通脹率超過2%且美聯儲保持寬鬆政策的時期,金價在過去二十多年裏從未出現過下跌。
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和全球策略師彼得·希夫認爲,金價上漲可能會持續下去,並暗示到今年年底,金價很容易達到4000美元/盎司,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9月17日也預測了這一數字。
希夫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指出:「黃金股價格上漲了一倍多,因此人們賺了更多的錢......但我甚至不認爲黃金股已經跟上金價3000美元/盎司的腳步,更不用說3700美元/盎司了,到今年年底,金價很容易就能達到4000美元/盎司。」
希夫還表示,儘管金價創下歷史新高,但金礦股卻走低,他預計買家「很快就會蜂擁而至」。
美聯儲週三降息25個基點,並表示將在接下來到年底這段期間漸進降息。
美聯儲決議後,現貨黃金一度飆升至3707.48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但隨着美元反彈,加之投資者獲利了結,金價自高位大幅下滑。
截至週三收盤,現貨黃金當日重挫0.8%,收報3659.96美元/盎司。
不過,金價今年迄今仍然飆升39%。黃金是規避不確定性的傳統工具。
雖然黃金這波反彈確實令人鼓舞,但也反映出更廣泛的市場焦慮。
展望未來,希夫還預測,幾乎必然發生的債務危機引發的金融恐慌,可能引發政府採取嚴厲措施,包括資本管制、礦業公司國有化,甚至沒收私人持有的黃金。
隨着各國央行在經濟增長支持和通脹風險之間進行權衡,黃金作爲值得信賴的價值儲存手段的作用正引起投資者和在貨幣貶值時期尋求穩定的普通民衆的共鳴。
希夫同樣預測,財政動盪的最大受害者將是美元。他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表示,他認爲,當貨幣真正「自由落體」、公民試圖擺脫美元、政府試圖「止血」時,可能會實施一些外匯管制。
北京時間11:51,現貨黃金報3659.71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