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華爾街大鱷、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警告稱,由於通脹風險、關稅威脅和有缺陷的財政政策疊加,美國市場可能面臨三重打擊,從而引發資產全面拋售。

(截圖來源:Bitcoin.com)
貿易緊張局勢重新擡頭和通脹風險可能引發美國市場新的波動,同時對股票、債券和美元施加壓力。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和全球策略師彼得·希夫在7月5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X發佈的一系列帖子中警告說,新一波關稅可能會震動市場。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當地時間7月6日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各國徵收的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6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我很高興地宣佈,美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稅信函和/協議,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中午12點(北京時間週二凌晨)開始發出。」
希夫敦促投資者做好準備迎接衝擊:隨着投資者意識到「對等」關稅將捲土重來,準備好重演美元、國債和股票的急劇下跌。他補充說:「它們可能不會像首次徵收時那樣高,但將遠高於股票和債券的抄底買家預期的水平。」
這位黃金支持者指出,市場尚未充分反映重新實施貿易限制的影響,這與早些時候關稅升級期間出現的擔憂如出一轍。
希夫還挑戰有關特朗普最近關於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的說法。特朗普表示,該協議將對越南商品徵收20%至40%的關稅。
希夫反駁這一邏輯,解釋道:「越南不會向我們支付任何費用。假如美國人購買越南製造的商品,他們將向美國政府支付20%至40%的費用,而越南人購買我們的商品則不需要向其政府支付任何費用。」
他的言論突顯對美國消費者的經濟負擔,而非外國出口商。
在財政政策方面,希夫認爲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存在結構性缺陷,因爲它們沒有解決經濟的供給側問題。
這位經濟學家警告稱,此類措施最終將給經濟帶來壓力,「相反,它們會導致長期利率和通貨膨脹上升」。
希夫強調,可持續增長需要節約和資本投資的激勵措施,而不僅僅是短期的消費者刺激。他的觀點與那些提倡需求側干預的人不同,但這凸顯在如何應對經濟逆風方面日益加深的觀點分歧。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