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中國統計局公佈相關經濟數據。
數據顯示,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1260582億元,以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55億元,較上年成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2589億元,成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688238億元,成長5.8%。分季來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年增4.5%,第二季成長6.3%,第三季成長4.9%,第四季成長5.2%。從環比看,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成長1.0%。
【圖源:中國統計局】
一、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畜牧業生產穩定成長
全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9541萬噸,比前一年增加第888章萬噸,成長1.3%。其中,夏糧產量14615萬噸,下降0.8%;早稻產量2834萬噸,成長0.8%;秋糧產量52092萬噸,成長1.9%。分品種看,稻穀產量20660萬噸,下降0.9%;小麥產量13659萬噸,下降0.8%;玉米產量28884萬噸,成長4.2%;大豆產量2084萬噸,成長2.8%。油料產量3864萬噸,成長5.7%。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641萬噸,較上年增長4.5%;其中,豬肉產量5794萬噸,成長4.6%;牛肉產量第753章萬噸,成長4.8%;羊肉產量第531章萬噸,成長1.3%;禽肉產量2563萬噸,成長4.9%。牛奶產量4197萬噸,成長6.7%;禽蛋產量3563萬噸,成長3.1%。全年豬出欄72662萬頭,成長3.8%;年末豬隻存欄43422萬頭,下降4.1%。
【圖源:中國統計局】
二、工業生產穩定回升,裝備製造業成長較快
全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價值比上年增長4.6%。分三大門類看,礦業增加價值成長2.3%,製造業成長5.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及供應業成長4.3%。裝備製造業增加價值成長6.8%,成長速度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2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來看,國營控股企業增加價值成長5.0%;股份制企業成長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成長1.4%;私人企業成長3.1%。分產品來看,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發電機組(發電設備)產品產量分別成長54.0%、30.3%、28.5%。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價值年增6.8%,季增長0.52%。1—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9823億元,年減4.4%;其中11月份成長29.5%,連續4個月增長。
【圖源:中國統計局】
三、服務業成長較快,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明顯改善
全年服務業增加價值比上年增長5.8%。其中,住宿和餐飲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11.9%、9.3%、8.0%、6.8%、6.2%。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增8.5%;其中,住宿和餐飲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成長34.8%、13.8%。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8.5%。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成長18.9%、12.8%、12.7%。
【圖源:中國統計局】
四、市場銷售較快恢復,服務消費快速成長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較上年成長7.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7490億元,成長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4005億元,成長8.0%。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418605億元,成長5.8%;餐飲收入52890億元,成長20.4%。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穩定成長,限額以上單位服飾、鞋帽、針織品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成長12.9%、5.2%。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成長,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成長13.3%、11.2%、7.0%。中國網路零售額154264億元,較上年成長11.0%。其中,實體商品網上零售額130174億元,成長8.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6%。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7.4%,季增長0.42%。全年服務零售比上年增長20.0%。
【圖源:中國統計局】
五、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加,高科技產業投資增勢較好
全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民)503036億元,較上年成長3.0%;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成長6.4%。分領域來看,基礎建設投資成長5.9%,製造業投資成長6.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6%。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1735萬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銷售額116622億元,下降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0.1%,第二產業投資成長9.0%,第三產業投資成長0.4%。民間投資下降0.4%;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成長9.2%。高技術產業投資成長10.3%,快於全部投資7.3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成長9.9%、11.4%。高技術製造業中,航空、太空船及設備製造業,電腦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成長18.4%、14.5%、11.1%;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成長31.8%、29.2%。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民)季增0.09%。
【圖源:中國統計局】
六、貨物進出口整體平穩,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17568億元,較上年成長0.2%。其中,出口237726億元,成長0.6%;進口179842億元,下降0.3%。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7884億元。民營企業進出口成長6.3%,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3.5%,比前一年提高3.1個百分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成長2.8%,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6%,比前一年提高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成長2.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6%。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8098億元,年成長2.8%。其中,出口21754億元,成長3.8%;進口16345億元,成長1.6%。
七、居民消費價格小漲,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整體平穩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前一年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上漲0.3%,衣著價格上漲1.0%,居住價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1%,交通通訊價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0%,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1%,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2%。在食品菸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13.6%,鮮菜價格下降2.6%,糧食價格上漲1.0%,鮮果價格上漲4.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7%。12月份,居民消費物價較去年同期下降0.3%,季比上漲0.1%。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較上年下降3.0%;12月年減2.7%,季比下降0.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買價格較上年下降3.6%;12月年減3.8%,季比下降0.2%。
【圖源:中國統計局】
【圖源:中國統計局】
八、就業情勢整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
全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前一年下降0.4個百分點。12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本地戶籍勞動調查失業率為5.2%;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7%,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4.9%、6.1%、3.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中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9.0小時。全年農民工總量29753萬人,比前一年增加191萬人,成長0.6%。其中,本地移工12095萬人,下降2.2%;外出農民工17658萬人,成長2.7%。移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較上年增長3.6%。
【圖源:中國統計局】
九、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成長快於城鎮
全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所得39218元,較上年名目成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6.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較上年名目成長5.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所得21691元,較上年名目成長7.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7.6%。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3036元,較上年名目成長5.3%。依中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所得9215元,中間偏下收入組20442元,中間收入組3219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50220元,高收入組95055元。全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796元,較上年名目成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9.0%。中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為29.8%,比前一年下降0.7個百分點;中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成長14.4%,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5.2%,比前一年提高2.0個百分點。
十、人口總量減少,都市化率持續提高
年末中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士)140967萬人,比前一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成長率為-1.48‰。從性別組成來看,男性人口72032萬人,女性人口68935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9(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6481萬人,佔中國人口的比重為61.3%;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佔中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佔中國人口的15.4%。從城鄉構成看,城鎮常住人口93267萬人,比前一年末增加119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7700萬人,減少1404萬人;城鎮人口占中國人口的比重(都市化率)為66.16%,比前一年末提高0.94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2023年年中國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