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行情重演?2025台股3大風險未解,2大轉機成關鍵!

Insights投資慧眼--2025年全球市場風險陡升,關稅政策變動、地緣衝突加劇以及聯邦儲備降息延後等因素,導致股市呈現大區間震盪格局。台股預計在歷史高點與政策支撐底部之間反覆拉扯,形成「上有壓、下有撐」的盤整態勢。
三大關鍵風險,盤整格局料延續
當前市場持續波動,難以突破區間,主要受制於三大關鍵變數:
1.關稅變來變去,企業壓力山大
川普上台就猛打關稅牌,中國半導體、電動車先挨重拳(最高145%,現在也還有30%),連歐洲、亞洲不少產業也被掃到颱風尾。政策三天一變, 企業成本漲、心裡慌,搞得台股沖高就腿軟,幾次攻頂失敗又掉下來,只能繼續卡在不上不下的局面。
2.美國花錢太兇,市場錢變貴
美國今年借錢窟窿要破2兆美元,搞得長期借錢利息蹭蹭(10年國債利率飆上4.8%)。這直接讓美國公司借錢貴、投資縮手,老百姓貸款買東西也變少。最愛低利率環境的科技股,下壓力最大。該
3.台灣出口數字亮眼,但後面有點虛
大家怕被關稅打,上半年都在搶出貨,5月訂單衝到創紀錄的553億美金!但這更像是提前清倉,不是真實需求變旺。景氣燈號分數都連跌仨月了。下半年要是外國人不買了,企業賺不到錢,台股也得跟著被拖下水。
歷史鏡鑑:2018年經驗與當前區間
回顧川普首任期的2018年,在貿易戰期間,美股及台股同樣呈現大區間震盪(如當時台指於10,000點至11,400點)。 2025年情勢高度相似:
台股年內高點:23,943點;受關稅衝擊的低點:17,306點。
市場焦點:17,306點~23,943點波動區間。
關鍵驅動: 關稅政策走向及聯準會貨幣政策。
破局關鍵:盯緊兩大可能的引爆點
雖然大區間震盪是眼下主基調,但以下兩種情形如果出現,可能成為打破僵局的強心針:
1.中美重回談判桌並達成協議
為何重要?這是快速緩解貿易緊張和地緣焦慮的速效藥物。
市場反應預判: 市場緊張氣氛(風險溢酬)會顯著降溫。首當其衝受益的將是直接受貿易戰衝擊的板塊,像半導體(晶片禁令)、電動車(高關稅)和航空零件(供應鏈問題)等。一旦風險偏好回暖,觀望資金有望大舉回流,成為推升大盤突破區間上沿的關鍵動能。
2.聯準會「鴿聲嘹亮」預示降息
核心影響: 融資成本下降直接利好企業估值。
當前懸念: 市場尤其要繃緊神經的是,川普持續公開施壓聯邦儲備銀行寬鬆,是否會導致降息預期提前發酵?
歷史經驗: 過往經驗反覆證明,寬鬆預期的升溫往往能提前點燃資產價格上漲的熱情。資金會更積極地佈局對利率敏感的成長股和價值重估機會。
核心結論與展望
川普政府「出招快、轉彎更快」的特點,使得2025年市場難以用單一事件預測長期方向。在政策面最終明朗之前(尤其是關稅與聯邦儲備銀行利率路徑),反復出現的盤整行情預計仍是年內主旋律。投資人需密切關注上述兩大潛在轉捩點。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