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美股重現1987年股災前兆?羅傑斯已清倉,愛黃金更愛白銀

Insights投資慧眼--「我已清空所有美股。」年過八旬的「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在新加坡的一場財富峰會上發出雷鳴般的警告,「下一次美國經濟危機,將是我有生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這位曾經成功預測多次危機的投資傳奇,以罕見決絕的姿態站到市場對立面。
羅傑斯將矛頭指向已突破36兆美元的美國聯邦債務。他引用1976年英國債務危機的覆轍:當公共債務與財政赤字失控導致政府信用崩塌時,「富可敵國」的傲慢態度正是致命推手。 “如今的華盛頓與當年的倫敦如出一轍,”羅傑斯警示道,“歷史正重演一場危險的信心遊戲,而疲弱的非農就業數據只是危機的序曲。”
驚人的歷史輪迴正在上演?目前金融市場與1987年股災前的相似性令人窒息。
MarketWatch分析師馬克哈爾伯特指出,雖然統計顯示美元與美股收益率的直接關聯微弱(過去12個月美元變化僅能解釋標普500每股收益變化的不到0.5%),但當下環境卻閃爍著1987年的危險信號:
政策施壓高度雷同:彼時雷根政府施壓聯準會大幅降息以壓低美元,時任財長貝克在「黑色星期一」前一週仍公開推動美元貶值;
資產泡沫更為嚴峻:目前美股估值遠超過1987年水準;
貨幣戰爭前奏再現:白宮再度要求激進降息,美元貶值已成定局。
歷史告訴我們,當政治力量強推匯率下跌、而市場對貨幣價值疑慮漸深時,股票這類風險資產就會如1987年10月19日那樣——道指在“黑色星期一”單日暴跌22.6%,美元急劇貶值正是關鍵導火線之一。
當羅傑斯將資本撤出美國,其資金流向本身構成一幅危機路線圖。他正將籌碼押向中國資產,直言看好旅遊、酒店及基建業,稱「一帶一路」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在避險資產選擇上,羅傑斯做出反常操作:未增持黃金反而加倉被低估的白銀。「白銀和黃金同為危機時期的終極避風港,」他解釋其獨特邏輯,「但若金價迴調,我會立刻搶購黃金。」這暗示其對貴金屬的佈局暗藏更高層級的危機應對策略。
一面是羅傑斯親身經歷的債務危機警告,一面是周期研究者對政策環境的歷史鏡像分析——兩種視角共同拼湊出一個結論:美國金融市場正站在危險的十字路口。美元貶值可能引爆估值泡沫,而36兆債務高塔更如同懸頂之劍。 1987年股災告訴我們,當金融邏輯讓位給政治訴求時,「黑天鵝」已悄悄盤旋。歷史從不簡單重複,卻總在押著相似的韻腳,這次的劇本,或許比羅傑斯預言的更為兇險。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