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财报前瞻:盈利疲弱,AMD该如何破局?

美股研究社
更新于
Esteban Ma
coverImg
来源: DepositPhotos

AMD(NASDAQ:AMD)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大赢家:在GenAI相关情绪推动下,该股回报率约为63%,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还不到20%(SP500 )。然而,投资者应该注意,这次牛市完全是由多重扩张推动的。如今,AMD股价的EV/销售额(FWD)高达9倍,EV/EBITDA高达45倍,表明相对于该行业的估值分别高估了约240%和230%。

              

图片

          

理论上,当股票显示出像AMD那样的高估值时,相关公司通常会表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然而,AMD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AMD的营业收入在过去3年中稳步收缩:在过去12个月中,AMD创造了约4.0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而2021年报告的营业收入为36亿美元。

              

图片

          

尽管在GenAI炒作的背景下芯片需求势头强劲,但预计未来12-24个月的基本面看起来也不够乐观,不足以证明AMD的估值合理。

          

根据Refinitiv收集的数据,分析师对AMD 2024财年营收数字的预测在过去两年中稳步下降,而股价却在上涨。与2022年夏季的预测相比,AMD对2024财年的营收预期下降了约25%,约为260亿美元。

          

图片

          

与销售数据的趋势类似,息税前利润预期也大幅下降:截至4月下旬,分析师一致预期FY息税前利润约为66亿美元,比两年前的预测低约40%。

          

图片

          

从技术层面来看,AMD已经开始大幅下挫,较今年3月初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近30%。

          

看看AMD即将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预计抛售将继续。从高层角度来看,第一季度计算供应商的基本面可能弱于预期。事实上,与第四季度观察到的强劲趋势相比,第一季度个人电脑制造的势头已大幅放缓。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收集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预计为5680万台,比上一季度2023年第四季度的6510万台下降约13%。与此同时,AMD在人工智能加速器方面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来自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以及包括Broadcom和Marvell在内的定制芯片竞争对手。展望2025年,分析师普遍预计AMD MI300的销售额将达到90亿美元左右,市场份额为7-8%;然而,我担心考虑到竞争动态,这些目标是否现实。同样,虽然AMD在AI GPU收入方面确实具有潜在的上升空间,但投资者也必须再次承认英伟达在图形处理市场的主导地位,这应该会再次限制AMD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空间。

          

特别是财务方面,预计AMD 2024年第一季度的报告如下:

              

数据中心:收入应保持稳定,因为MI300销量的增长抵消了服务器CPU的下降。

          

个人电脑:预计环比下降约10-15%,符合季节性趋势,但也反映出个人电脑销售势头差于预期。

          

游戏:收入大幅下降,可能同比下降25-35%,反映了更广泛的市场趋势和库存调整。

          

嵌入式系统:由于持续的库存调整,销售额同比下降10-15%。

          

总体而言,AMD第一季度的销售额约为5.2-53亿美元,而共识估计为55亿美元,上一季度报告为62亿美元。在盈利能力方面,预计,在定价能力和更具增值性的产品组合的推动下,毛利率预计将略有改善;然而,利润率收益应该被更高的研发费用所抵消。

          

此外,分析师将2024年和2025年的EPS预测分别更新为5.4美元和6.3美元。与此同时,虽然2026年之后维持最终EPS增长率为3.25%,但分析师将股权成本假设降低了约50个基点至8.5%,主要是为了反映更有利的利率环境。鉴于突出显示的更新,现在计算出AMD的合理隐含股价为101美元/股,下跌近30%。

          

图片

              

下面也是更新的敏感度表。

          

图片

          

AMD股价近期大幅上涨,但基本面未能跟上。事实上,AMD的营业收入在过去3年中一直在稳步下降,而分析师对未来收入和息税前利润的预期也大幅下降。市场参与者在推高股价方面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而且,投资者现在可能会经历这个错误的纠正。从技术层面来看,AMD股价已经开始大幅下挫,较今年3月初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近30%。


作者 | Cavenagh Research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



goTop
quote
这篇文章有帮到你吗?
相关文章
placeholder
2025年二季度资产大盘点:比特币、纳指100成最大赢家!黄金仍是2025上半年涨幅最高的资产,但比特币、美股正在快速追赶。
作者  Alison Ho
2 小时前
黄金仍是2025上半年涨幅最高的资产,但比特币、美股正在快速追赶。
placeholder
Robinhood股票因推出代币化股票和Arbitrum L2合作伙伴关系而飙升至新历史高点罗宾汉(HOOD)在周一上涨至历史最高点94.24美元,此前该公司为其欧盟(EU)客户推出了代币化的美国股票。该公司在Arbitrum(ARB)区块链上发行了这些股票,并计划推出自己的以太坊基础的第二层(L2)链。
作者  FXStreet
3 小时前
罗宾汉(HOOD)在周一上涨至历史最高点94.24美元,此前该公司为其欧盟(EU)客户推出了代币化的美国股票。该公司在Arbitrum(ARB)区块链上发行了这些股票,并计划推出自己的以太坊基础的第二层(L2)链。
placeholder
Tripadvisor (TRIP):AI赋能下的旅游行业低估潜力股投资速览TradingKey - Tripadvisor是全球领先的旅游指导平台,正从纯粹的广告模式向交易型收入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展现增长潜力。2025年第一季度,Viator(体验预订)与TheFork(餐厅预订)分别实现10%和12%的收入增长,降低了对广告收入的依赖。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个性化工具,如行程规划和评论摘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契合体验经济趋势。尽管面临竞争和经济波动风险,
作者  TradingKey
3 小时前
投资速览TradingKey - Tripadvisor是全球领先的旅游指导平台,正从纯粹的广告模式向交易型收入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展现增长潜力。2025年第一季度,Viator(体验预订)与TheFork(餐厅预订)分别实现10%和12%的收入增长,降低了对广告收入的依赖。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个性化工具,如行程规划和评论摘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转化率,契合体验经济趋势。尽管面临竞争和经济波动风险,
placeholder
2025上半年美国例外论破灭之反转:美债5年最强、美股创新高、弃美转欧失色TradingKey -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动态变化始终伴随着美国例外论破灭的担忧,美股美债同时暴跌时有发生。但6月美联储降息前景向好和贸易谈判的不断推进一改数月前的资本市场颓势,美股创新高、美债大反弹令人惊喜。受到特朗普高额关税、减税和支出法案、899条款资本税等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资金出现了向非美元资产的大规模流动,美国几度经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随着上半年收官,虽然美元指
作者  TradingKey
3 小时前
TradingKey - 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动态变化始终伴随着美国例外论破灭的担忧,美股美债同时暴跌时有发生。但6月美联储降息前景向好和贸易谈判的不断推进一改数月前的资本市场颓势,美股创新高、美债大反弹令人惊喜。受到特朗普高额关税、减税和支出法案、899条款资本税等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资金出现了向非美元资产的大规模流动,美国几度经历罕见的「股债汇三杀」。随着上半年收官,虽然美元指
placeholder
马斯克再掀脑机革命,Neuralink 2028 目标直指“人机融合”TradingKey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近日披露未来三年技术路线图,并展示最新进展。目前已有7名受试者成功植入设备,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ALS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超50小时,部分已实现意念操控游戏、机械臂等操作。【来源:X】公司目标在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让人类大脑与AI深度融合,甚至可用意念直接操控擎天柱机器人。为加速发展,Neuralink推出第二代手术机器人,
作者  TradingKey
20 小时前
TradingKey -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近日披露未来三年技术路线图,并展示最新进展。目前已有7名受试者成功植入设备,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ALS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超50小时,部分已实现意念操控游戏、机械臂等操作。【来源:X】公司目标在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让人类大脑与AI深度融合,甚至可用意念直接操控擎天柱机器人。为加速发展,Neuralink推出第二代手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