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亿美元能否改写人工智能的未来?英伟达与 OpenAI 超级合作背后的故事

来源 Tradingkey

TradingKey - 近期,全球各大媒体头条都聚焦于英伟达一项重大举措,计划向OpenAI 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这一动作已被称作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最大胆的押注之一。这笔资金约占合作公布时 OpenAI 5000 亿美元估值的五分之一。而对英伟达而言,其 2025 财年自由现金流已突破 700 亿美元,如此巨额投入并非难以承受的负担,而是为争夺人工智能长期主导权布下的关键战略棋局。

但这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带您看透新闻标题背后的真相,解析英伟达如何蓄势成为史上最宏大人工智能平台的核心支柱,并请您一同思考:这场颠覆性合作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带来何种影响?又将为所有布局AI下一阶段的投资者创造怎样的机遇?

合作架构与规模

从数据维度来看,10 吉瓦(GW)算力约相当于 400 万至 500 万块图形处理器(GPU):每块GPU 及其机架的功耗约为 2 千瓦(kW)至 2.5 千瓦,因此用 10 吉瓦的总算力分别除以 2 千瓦和 2.5 千瓦,可得出所需 GPU 数量介于 400 万至 500 万块之间。

英伟达预计在2025 年交付约 400 万至 500 万块数据中心级 AI 优化 GPU(如 H100 和 GB200 系列),这一数量恰好与 OpenAI 10 吉瓦算力路线图的需求完全匹配。这意味着仅 OpenAI 一家,就将消化英伟达一整年的 AI 级 GPU 产量,占其 GPU 总产能的 10% 至 12% 左右。

根据合作条款,英伟达100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将拆分为 10 笔,每笔 100 亿美元的股权出资。每一笔资金的释放,都以 OpenAI 完成 1 吉瓦由英伟达技术驱动的 AI 算力部署并投入实际运营为前提。签约时不会有任何资金到账;首笔 100 亿美元需等到 2026 年下半年,OpenAI 基于英伟达下一代 Vera Rubin 平台建成首个 1 吉瓦数据中心并投入使用后,才会启动支付。后续每笔 100 亿美元的发放机制相同,均需 OpenAI 完成新一个 1 吉瓦算力的认证与启用。这种基于里程碑的架构,让英伟达的资本投入与实际建设进度直接挂钩,既降低了执行风险,也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对应到实实在在落地的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建设流程

那么,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究竟是如何逐步落地的?星际之门项目中每个1 吉瓦阶段的建设,都遵循一套固定流程:

OpenAI 负责明确所需技术规格并筛选潜在选址,甲骨文(Oracle)承担设施设计与建造工作,英伟达则向建成的数据中心交付GPU。随后,甲骨文负责安装英伟达硬件,OpenAI 同步部署并测试 AI 工作负载。当某个 1 吉瓦规模的站点完全投入运营并通过独立审计后,英伟达才会释放下一笔 100 亿美元的投资。这种以里程碑为导向的流程,确保资金始终与已完工的基础设施精准匹配,且将在后续每个吉瓦阶段中重复执行。

NVDA

来源:TradingKey

自2025 年初起,OpenAI 已在美国积极考察潜在选址,评估了超过 16 个州的数百份选址方案,并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的旗舰园区破土动工。这些选址将从 2026 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承载各阶段 1 吉瓦的算力部署。

OpenAI 的多渠道融资模式

如此规模的项目,需要更具创新性的融资方案。除了英伟达的硬件投资承诺外,OpenAI 更庞大的资金需求集中在星际之门项目上,这是一项于2025 年 1 月启动、耗资 5000 亿美元的四年期计划,目标是在美国境内建成总规模达 10 吉瓦的 AI 基础设施。这一巨型项目采用多伙伴协作模式:OpenAI 负责选址策略与 AI 技术需求定义,甲骨文承建并运营其中 4.5 吉瓦的数据中心,软银(SoftBank)则为另外 1.5 吉瓦的设施提供资金支持与专业技术。

下图展示了OpenAI 预计的算力支出趋势:成本将从 2025 年的 160 亿美元逐步攀升,2028 年达到 1110 亿美元的峰值,涵盖推理计算、研发投入及可变现算力相关支出。

NVDA

来源:The Information

星际之门项目的融资核心,是OpenAI 与甲骨文签订的一项创纪录长期云服务合同,规模达3000 亿美元(对应 4.5 吉瓦算力),这也是史上最大规模的AI 基础设施协议。该合同为甲骨文锁定了未来五年的收入,使其能够获取外部融资。甲骨文凭借这份确定的需求订单,在债券市场大举融资,近期已以5% 至 6% 的利率筹集到 180 亿美元,用于加速设施建设与扩张。在此架构下,OpenAI 无需向甲骨文预付资金;相反,甲骨文通过借贷资金建设设施,再通过 OpenAI 使用合同约定的算力服务逐步收回成本。

除此之外,2024 年 9 月,软银愿景基金二期(Vision Fund 2)已向 OpenAI 注资 22 亿美元,另有 100 亿美元将根据 2025 年主要数据中心站点的推进情况,分阶段直接支付给OpenAI。2024 年,OpenAI 还与多家主流银行达成了一项 40 亿美元的循环信贷安排,利率约为 6%(基于担保隔夜融资利率 SOFR 加 100 个基点),期限为 3 年,且拥有延期选项。再加上英伟达的 1000 亿美元投资,以及微软 2023 年 10 亿美元的股权投资(持股比例 20% 至 30%),这套融资架构让 OpenAI 得以避开 AI 初创企业常见的高成本借贷陷阱。

总体而言,各合作伙伴的融资承诺已覆盖星际之门项目的相当一部分资金需求,但随着建设里程碑的推进,仍需通过后续债务工具、新股权合作伙伴或其他融资方式筹集大量额外资金。

英伟达的收入确认与估值分析

每达成一个吉瓦的里程碑,对英伟达而言都是一笔可观的财务收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估算,每1 吉瓦 AI 数据中心算力对应的总资本支出介于500 亿至 600 亿美元之间,其中约 350 亿美元将用于采购英伟达的芯片及相关系统集成服务,剩余 150 亿至 250 亿美元则覆盖其他站点建设与设施成本。以下表格详细列出了代表性的成本结构的分项情况:

成本构成

金额(十亿美元)

占总资本支出比例

英伟达 GPU 及系统集成

35

58%–88%

电力基础设施(变电站、变压器)

6

10%–15%

冷却系统(冷却器、管道)

6

10%–15%

网络与存储硬件

4

7%–10%

土地购置与土建工程

5

8%–12%

应急储备、审批费用及运营开销

4

7%–10%

来源:黄仁勋、SemiAnalysis、德勤(Deloitte)、TradingKey

尽管目前仅确认了首笔1 吉瓦英伟达系统的合同,对应约350 亿美元的芯片及集成服务销售额,且计划于 2026 年下半年部署,但这笔增量收入将全额计入英伟达 2027 财年的现有收入基数。

情景一:直接硬件采购

一旦2026 年下半年 1 吉瓦算力投入使用,英伟达将立即确认全部 350 亿美元的硬件销售收入。考虑到 AI 基础设施的溢价定价与显著的运营杠杆效应,我们保守估算净利润率为 50%(这一水平与过去几个季度的实际数据相符)。英伟达当前的远期市盈率(P/E)约为 35 倍,这一估值已反映其在 AI 领域的强势领先地位;而随着甲骨文等合作伙伴不断加大投资、推动 AI 基础设施热潮加速,我们将其估值倍数上调至 40 倍,以体现增长潜力的提升。

情景二:OpenAI 租赁 GPU

目前双方正积极探讨OpenAI 租赁 GPU 的可能性,此举有望将 OpenAI 的前期硬件成本降低 10% 至 15%。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式,英伟达都将获得全部 350 亿美元资金,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英伟达关键指标

2025财年实际

2026财年预估

2027 财年预估

营收

1300 亿美元

2050 亿美元

2600 亿 + 350 亿 = 2950 亿美元

营收增长率

114%

58%

44%

净利润

730 亿美元

1030 亿美元

1480 亿美元

市值(远期市盈率 35-40 倍)

5.18 万亿–5.92 万亿美元

目标股价(250 亿股流通股)

207–237 美元

注:2026 财年截止于 2026 年 1 月,2027 财年截止于 2027 年 1 月。

因此,仅基于首笔1 吉瓦里程碑的数据,在 AI 基础设施需求加速增长及高利润率可持续的支撑下,英伟达 2027 财年的目标股价应为 207 至 237 美元

英伟达在扩张的AI 基础设施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英伟达的AI 生态系统远不止于芯片设计。这一网络不仅巩固了英伟达在云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权,也加剧了 AI 芯片制造商与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微软仍是 OpenAI 的重要投资者及 Azure 云服务合作伙伴,但 OpenAI 已通过与甲骨文、软银等合作,实现了算力来源的多元化。与此同时,谷歌、亚马逊、Meta等企业也在大力投资自研 AI 芯片与基础设施。下图清晰展现了英伟达在芯片、云服务及数据中心三大领域的关键作用。

NVDA

来源:TradingKey

结论:英伟达的战略胜利与行业影响

外界对左脚踩右脚投资的担忧始终存在,即英伟达向OpenAI 大额投资,而 OpenAI 再用这笔钱采购英伟达硬件,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备受质疑。但事实上,这场合作确保了英伟达在持续的 AI 超级周期中获得稳定需求,且基于基础设施进度的分阶段投资设计,有效降低了风险。

英伟达1000 亿美元的投资,通过让其芯片成为史上最大规模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未来数年,英伟达从这笔交易中获得的收入有望达到 3500 亿至 5000 亿美元,这不仅将强化其行业领先优势,还将加速芯片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及数据中心运营商之间的行业整合。

尽管风险依然存在,但英伟达的战略得到了三方面支撑:不断扩大的算力需求、强劲的财务状况,以及对庞大生态系统的掌控力,这意味着当前的AI 投资热潮远非泡沫。但是,随着新竞争对手的崛起、巨额资金缺口仍待填补,以及全球需求的快速变化,行业格局仍可能发生扭转。真正的考验在于:这笔史无前例的投资能否催生出极具竞争力的AI 应用,实现广泛且持续的盈利?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否真能如预期般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变革的增长引擎?

Stock Score(ZH)

立刻体验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 过去的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结果。
placeholder
麦克莫兰(FCX)股价暴跌17%!旗下全球第二大铜矿停产,适合抄底吗?华尔街纷纷下调目标价,美银将FCX目标价从50美元下调至42美元。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6: 07
华尔街纷纷下调目标价,美银将FCX目标价从50美元下调至42美元。
placeholder
【比特日报】226亿美元期权将到期!比特币守住11.2万才能翻身,黄金分走一杯羹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周三(9月25日)亚市盘中,比特币延续前两日的盘整格局,目前交投在11.2万美元附近。周五总额高达226亿美元的比特币期权将到期,这可能成为价格下一走向的关键时刻。也有分析认为,只有当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降温时,比特币才可能迎来更持久的上升趋势。
作者  FX168
昨日 07: 15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周三(9月25日)亚市盘中,比特币延续前两日的盘整格局,目前交投在11.2万美元附近。周五总额高达226亿美元的比特币期权将到期,这可能成为价格下一走向的关键时刻。也有分析认为,只有当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降温时,比特币才可能迎来更持久的上升趋势。
placeholder
美日10月风暴即将来临!日元汇率将迎巨震? 随着众多重磅事件冲击,美元/日元将突破150关口,或者跌向145。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7: 55
随着众多重磅事件冲击,美元/日元将突破150关口,或者跌向145。
placeholder
黄金:受制于3800关口,三大因素预示金价调整或一触即发!周三(9月24日)黄金自高位3779美元大幅下挫逾60美元至3717美元,终结此前连续三日上涨。毫无疑问,黄金自踏入9月以来因美联储重启降息而快速上涨。但这一势头似乎在近期得到缓解。三大因素预示黄金调整一触即发!
作者  Insights
昨日 09: 34
周三(9月24日)黄金自高位3779美元大幅下挫逾60美元至3717美元,终结此前连续三日上涨。毫无疑问,黄金自踏入9月以来因美联储重启降息而快速上涨。但这一势头似乎在近期得到缓解。三大因素预示黄金调整一触即发!
placeholder
白银、铂金价格暴涨,双双创十多年新高!未来走势如何?贵金属狂潮延续,白银、铂金相对黄金估值修复,预计未来继续冲高。
作者  Alison Ho
6 小时前
贵金属狂潮延续,白银、铂金相对黄金估值修复,预计未来继续冲高。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