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芯片板块走出一波强势行情,A股芯片概念板块累计涨幅达32%,港股芯片概念板块更甚,累计涨幅超100%。
9月11日,港A两市芯片板块再次联袂上攻,资金流入明显。芯智控股(02166.HK)涨8.99%,上海复旦(01385.HK)涨5.37%,中芯国际(00981.HK)涨4.97%,华虹半导体(01347.HK)涨4.63%,晶门半导体(02878.HK)跟涨。
在A股市场,半导体概念股亦集体爆发,AI算力方面领涨。截至收盘,海光信息(688041.SH)、中科曙光(603019.SH)等公司强势涨停,寒武纪-U(688256.SH)涨8.96%,华虹公司(688347.SH)涨6.88%,国芯科技(688262.SH)涨6.59%,中芯国际(688981.SH)涨6.13%。
这一波强势行情背后,是近日多重利好事件形成共振。有分析指出,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上游芯片板块将有望持续受益AI浪潮下需求催化。
多则消息助力芯片股大涨
消息面上,9月10日,美国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ORCL.US)发布了一份大超华尔街预期的业绩指引,和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的剩余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引发了市场对AI机遇的热议,其股价当日暴涨35.95%。
不仅如此,报道还称,OpenAI与甲骨文正式敲定一份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购买订单。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云计算合同之一,进一步印证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激增。
另外,9月10日,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公布的8月销售数据也有不错的表现。当月其销售额同比增长34%至3358亿新台币,创历年同期新高。这表明全球对尖端AI芯片的需求仍然强劲。
在国内,政策利好信号持续释放。近日,工信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将做强产业供给,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设备等技术攻关。
种种迹象表明,科技巨头在AI领域积极投资,以及国家高层的重视,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算力芯片领域。
不少机构认为,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国内光模块、液冷服务器、AI电源、算力芯片等板块均有望受益AI浪潮下的基础设施需求催化。
后市如何演绎,又是昙花一现?
在今日芯片概念股强势拉升之际,有投资者指出,芯片行情年内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已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担心会像前两年一样,热潮过后深度回调接踵而来。
从今年机构及投行研报观点来看,今年芯片行情上涨逻辑与往年不同,芯片行业已从政策红利实现了技术及规模化突围的阶段,国产替代进程明显提速。而 AI算力需求的爆发,则打开了成长天花板。甚至有机构乐观预测,接下来或有一轮大级别行情。
国投证券研报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算力已经实现从模型——芯片——代工等多个核心环节的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国内大模型应用将加快落地,带动推理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互联网巨头、国企、地方政府等持续加大AI投入,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市场。
东吴证券也表示,国产算力认知强化,GPU“芯片”视角向“超节点”转换。该机构认为上一轮急涨绝对不是“国产算力”行情的结束,资金层面的休整是为储备下一轮更健康的上涨。近期已表现出“启动”征兆,而且接下来或是一轮大级别行情。这主要有三层逻辑支撑:1)不与AI趋势对抗;2)AI芯片视角强转换,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板块将会用超节点视角全新展开;3)海外与国内强映射。
银河证券亦认为,长期来看,AI带来的算力革命和国产替代的深入推进是核心驱动力,国产替代和AI芯片仍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