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热浪非但没有退去,反而越烧越旺。
9月11日,A股的算力概念再掀涨停潮,截至收盘,包括天孚通信(300394.SZ)、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在内的“易中天”概念集体大涨超13%。工业富联(601138.SH)涨停10%,连续两日涨停,市值逼近1.2万亿元。“寒王”寒武纪(688256.SH)亦大涨近9%,气势如虹。
此外,海光信息(688041.SH)、中科曙光(603019.SH)、中恒电气(002364.SZ)、英维克(002837.SZ)、浪潮信息(000977.SZ)、光迅科技(002281.SZ)均录得大涨。
这一次,点燃引信的,是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巨人”。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ORCL.US)单日暴涨近36%,震撼了全球投资者,可谓“大象起舞”。公司单日市值暴增逾2000亿美元,其创始人埃里森甚至一度超越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背后的原因在于,甲骨文在最新财报中披露,未实现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已经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公司预期2026财年的云基础设施收入将达到180亿美元,同比大增近77%。2027财年至2030财年,公司预期云基础设施收入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730亿美元、1140亿美元和1440亿美元。这增速,犹如一辆高速列车。
市场猛然惊醒:在AI基础设施这场军备竞赛中,老牌巨头甲骨文正在成为比肩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云计算第三极。
另外,AI芯片巨头博通(AVGO.US)此前宣布,在2025财年第三财季实现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市场预期。博通CEO表示,公司业绩强劲得益于定制AI加速器、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强以及VMware的增长。博通还大幅上调了其关键的远期增长预测。
所有这些信号都在高声宣告:全球对AI算力的饥渴,远未得到满足。
海外的滔天巨浪,很快拍到了A股的岸边。市场逻辑变得无比清晰:全球AI巨头都在疯狂投入,作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卖水人”和“送铲人”,中国优质的算力公司必然持续受益。
西部证券认为,在生成式AI模型快速发展,应用加速落地的背景下,AI算力基础设施持续迭代,并有望加速建设,与客户存在较强商业绑定关系的行业头部企业有望获得弹性较大、确定性较高的增长。
工业富联今日跳空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正由于其根正苗红的AI属性,以及和客户的强绑定。
资料显示,工业富联作为3C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属于AI上游的“卖水人”,旗下业务涵盖AI服务器代工等,公司具备AI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与此同时,公司还是英伟达(NVDA.US)的合作方。
工业富联的业绩指标同样亮瞎眼。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受益于AI相关业务强势增长,报告期内其实现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均创同期历史新高。这也侧面佐证了公司的AI属性。
工业富联并非个例,光模块三巨头由于进入海外巨头英伟达、Meta等的供应链,相关公司业绩亮眼,目前股价逼近此前的历史高点。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光通信板块经历了显著波动。然而,海外AI算力领域的大额订单与强劲需求表明,光模块行业的基本面依然稳固,AI驱动的算力扩张周期仍未结束。
不少机构认为,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国内光模块、液冷服务器、AI电源等板块均有望受益AI浪潮下的基础设施需求催化。
此外,今日不少芯片股亦大涨,如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涨势喜人,虽然未与海外巨头直接合作,但国内AI浪潮以及芯片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相关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
国投证券研报认为,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算力已经实现从模型—芯片—代工等多个核心环节的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国内大模型应用将加快落地,带动推理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互联网巨头、国企、地方政府等持续加大AI投入,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市场。
小结
一场由甲骨文意外起舞引发的狂欢,就这样迅速传导至整个A股AI圈。它再次印证了一个简单而强大的信念:我们依然身处一个由AI书写未来的伟大时代之中,而一切的现在,或许都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