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并购:半导体成熟制程的“聚合”时刻?

来源 财华社

近日,国内两大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华虹半导体及中芯国际,相继宣布了重大收购交易。

华虹半导体(01347.HK)宣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从控股股东手中收购华力微的97.4988%股权,同时配套募集资金,以解决其在A股创业板上市时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华虹公司(688347.SH)(华虹半导体的A股简称)A股于9月1日复牌后,股价大涨9.18%。

无独有偶,中芯国际(00981.HK)也在8月末宣布,计划以发行A股的方式,收购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49%股权,其交易对手方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背景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背景工业发展投资管理等。

中芯国际(688981.SH)A股于9月1日起停牌,没有停牌的H股于当日则大涨4.86%,收报63.65港元。

中芯北方的背景

当前,中芯国际持有中芯北方的51%权益,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中芯国际将成为中芯北方的全资控股公司。

中芯国际没有单独披露中芯北方当前的财务数据,但是从中芯国际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来看,持股51%权益的中芯北方和持股54.04%的中芯京城,皆为中芯国际非常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的资产合计为940.8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相当于中芯国际总资产的26.56%;收入为88.67亿元,相当于中芯国际期内总收入的27.41%;净利润为1.26亿元,相当于中芯国际净利润的3.73%。

从中芯国际于2020年A股上市时的招股书可以看到,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12日,运营12英寸成熟制程产线于2016年年中投产,在2019年时仍录得亏损,主要因为当时的运营时间相对较短、尚处于折旧高峰期、客户及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影响。

但值得留意的是,到2025年,中芯北方的这条生产线投产已接近10年,在中芯国际的2025年第2季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多次提到12英寸产品需求强劲,我们猜测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应已得到全面释放,且按照中芯国际的折旧年期来看,其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10年,中芯北方的生产设备折旧应已提得差不多,或有理由预计,中芯北方的生产线应已实现盈利。

中芯京城成立于2020年12月,专注于12英寸集成电路晶片制造及封装服务,采用28纳米及以上制程工艺,为全球客户提供晶圆代工和技术检测服务,2025年,该公司启动二期规划用地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为此,我们猜测其支出应不低,且2020年成立的公司生产线投产应不会超过5年,正处于生产爬坡期,同时还要计提折旧和筹划二期项目,其成本应不低。

依次推测,两家公司之中,中芯北方的盈利水平或更佳,可以预计,随着中芯国际收购了中芯北方的少数权益,从而实现对其的全面合并,或有望推动中芯国际的股东应占利润。

这应是资本市场看好这一交易的一个原因。

华虹半导体与中芯国际的收购意义

华虹半导体的收购是要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而中芯国际则是增持成熟子公司的控制权,或有利于统一决策和缩短业务链条,其作用不同,但都是对12英寸成熟制程工艺平台的整合,提升规模效应。

财华社在《华虹半导体收购案为何引发H股大跳水?》一文中就提到,由于当前12英寸晶圆的单位芯片成本大幅降低,性价比优势明显,是唯一能兼容先进制程量产的尺寸,技术兼容性更强,全球主流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公司等,均将12英寸产能作为核心投入,也因此半导体设备巨头,包括阿斯麦(ASML.US)、应用材料(AMAT.US)、东京电子(TOELY.US)等上游供应商,均以12英寸为主流开发方向,为这些代工厂提供规模化的设备和材料支持,从而形成成熟的产业生态。

2025年6月末,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为76%,可见其重要性,增持子公司有利于提升治理效率、协同产出,并增厚并表收益。

对于整个国内半导体行业而言,华虹半导体与中芯国际的这两笔收购交易,是成熟制程领域整合的重要信号。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行业呈现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通过收购,强化自身在12英寸成熟制程工艺平台的规模效应,提升在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的竞争力。

这种整合有助于优化国内半导体产业结构,减少内耗,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向更高效率、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 过去的表现并不预示未来的结果。
placeholder
净利润翻倍但股价狂泻,亚马逊Q4财报“罪不至此”?TradingKey - 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Amazon(AMZN.US)于2月7日周四盘后公布了喜忧参半的2024年第四季业绩。营收和盈利超预期,但财测逊色、资本支出飙高,重挫盘后股价一度跌逾7%。亚马逊这份成绩单亮点不少,比如削减成本措施奏效、净利润几乎翻倍增长、云计算部门连续三个季度保持19%的增长率、电子商务业务在假日季表现强劲等。然而,投资人尤其关注的AI增长前景和资本支出令人唏嘘:一边
作者  TradingKey
2 月 07 日 周五
TradingKey - 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Amazon(AMZN.US)于2月7日周四盘后公布了喜忧参半的2024年第四季业绩。营收和盈利超预期,但财测逊色、资本支出飙高,重挫盘后股价一度跌逾7%。亚马逊这份成绩单亮点不少,比如削减成本措施奏效、净利润几乎翻倍增长、云计算部门连续三个季度保持19%的增长率、电子商务业务在假日季表现强劲等。然而,投资人尤其关注的AI增长前景和资本支出令人唏嘘:一边
placeholder
暴涨2366%!寒武纪成为中国新“股王”,创始人身价超2000亿在中国支持国产芯片的背景下,“AI 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8月暴涨130%。
作者  Tony Chou
8 月 28 日 周四
在中国支持国产芯片的背景下,“AI 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8月暴涨130%。
placeholder
9月1日财经早餐:黄金四个月新高,美芯片股全线下挫、英伟达挫超3%!阿里巴巴推新芯片,股价飙13%上周五(8月29日)公布的美国7月个人支出月率继6月上修至成长0.4%后,7月成长0.5%,为 4 个月来最大幅度。美国消费支出占整体经济规模逾三分之二,显示需求依旧保持韧性。但通膨压力挥之不去,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在7月份同比上涨2.9%,较前值2.8%有所回升,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数据并未打压对FED9月降息预期,但两党围绕支出控制权的争斗加剧及芯片股全线下挫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作者  Insights
15 小时前
上周五(8月29日)公布的美国7月个人支出月率继6月上修至成长0.4%后,7月成长0.5%,为 4 个月来最大幅度。美国消费支出占整体经济规模逾三分之二,显示需求依旧保持韧性。但通膨压力挥之不去,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在7月份同比上涨2.9%,较前值2.8%有所回升,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数据并未打压对FED9月降息预期,但两党围绕支出控制权的争斗加剧及芯片股全线下挫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placeholder
黄金价格5连涨,逼近历史新高!非农将助力突破3500?黄金价格连续第5日上涨,截至发稿报3470美元/盎司,创4个多月新高,距离3500美元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作者  Alison Ho
11 小时前
黄金价格连续第5日上涨,截至发稿报3470美元/盎司,创4个多月新高,距离3500美元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placeholder
白银价格突破40美元,创14年新高!2025年涨幅超黄金白银价格突破40美元大关,截至发稿报40.54美元/盎司,创2011年9月来新高。
作者  Tony Chou
11 小时前
白银价格突破40美元大关,截至发稿报40.54美元/盎司,创2011年9月来新高。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