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觀點:
1. 統一不僅具有穩定的股價走勢,還具有穩定的收益分紅,非常值得投資。
2. 我們預計2023年統一股價先漲后跌,總體呈震蕩上漲走勢,此時入場是好時機。
民生股票現狀分析
隨著疫情影響過去,大家逐漸把目光轉移到了民生股。民生股與我們日常息息相關,包括食品、零售、醫療等,經濟復蘇后它們是第一個收益的。而民以食爲天,作爲民生中最受關注的食品股,近年來不僅股價一直穩健增長,股利發放也一直增加,因此受到了不少存股族的重視。
作爲食品股龍頭——統一(1216.TW),股利發放近5年不斷提高,并且營收一直穩健增長。雖然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利潤有所下降,但整體獲利能力依舊遠超同行。總體來看,統一股票是個十分值得投資的股票。
食品股波動遠小於台股大盤
(圖源:MacroMicro)
統一公司簡要介紹
在投資一個股票之前,首先要瞭解它的公司。
統一(1216.TW)是台灣最大的食品及飲料企業,于1987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中國、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地皆有投資建廠。
統一集團事業部門及其主要產品
(圖源:統一2021年報)
公司的主要事業部分別為食品事業部(28.47%)、便利商店事業部(33.91%)和流通事業部(15.42%),共占公司營收77.8%,是當之無愧的三大支柱。
統一公司財務分析
營收方面,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收入稍有下降外,統一營收一直保持著穩健增長。2022年報顯示,統一集團收入5248億元,同比年增10.8%,主要受益於統一超商和食品業務的營收提升。
數據來源:統一年報
(圖源:Mitrade整理)
利潤方面,2022年統一净利潤171.6億,每股盈餘3.02元,連續三年持續減少。下降原因主要分爲兩部分,一是因爲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食品成本增加,二是因爲證券業務獲利減少。
雖然净利潤減少了,但其毛利率為31.9%,高於食品工業平均的22.2%。統一已經連續10年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表明其長期的市場競爭力非常強。
數據來源:統一年報
(圖源:Mitrade整理)
統一股票股利
統一已連續40年發放股利,可以説是最長派息的股票之一。近五年來,其年均殖利率不斷提高,是存股的好選擇。
年份 | 現金股利 | 股票股利 | 股利合計 | 年均股價 | 年均殖利率 |
2023 | 3.15 | 0 | 3.15 | 67.4 | 4.67 |
2022 | 2.7 | 0 | 2.7 | 66.5 | 4.06 |
2021 | 2.7 | 0 | 2.7 | 70.4 | 3.83 |
2020 | 2.5 | 0 | 2.5 | 68.8 | 3.64 |
2019 | 2.5 | 0 | 2.5 | 75.6 | 3.3 |
2018 | 5.5 | 0 | 5.5 | 72.9 | 7.55 |
2017 | 2.1 | 0 | 2.1 | 59.8 | 3.51 |
2016 | 2 | 0 | 2 | 58.8 | 3.4 |
2015 | 1.4 | 0.4 | 1.8 | 53.9 | 3.34 |
2014 | 1.5 | 0.6 | 2.1 | 51.8 | 4.06 |
數據來源:Goodinfo(時間截止至2023/3/17)
(图源:Mitrade整理)
統一公司及其競品對比
統一在台灣市場上面臨著衆多競爭,比如在便利商店事業,其競爭對手有全家(FamilyMart)、Hi-Life等,不過這並不動搖它的地位。2022年,統一的7-11便利店已至6570家,市占率達50.7%,穩居市場第一。
(圖源:全家2022法說會報告)
去年7月,統一宣佈290億收購家樂福(CRRFY.US),預計在2023年中完成交割。等拿下家樂福,統一將補足超市與量販兩大缺口,鞏固其零售龍頭的位置。
統一企業在便利店業務方面市占率遙遙領先,但在食品事業方面,市場份額則受到來自國際大廠、本土小廠商的挤压。根據其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統一多個產品市占率從15%~70%不等,雖然整體看市占率仍第一,但面臨著激烈挑戰。
當然,衡量一個公司的發展,光看市占率是不行的,還要看其獲利能力。這裏我們分析其與台灣的幾個競爭對手:大成(1210.TW)、卜蜂(1215.TW)、味全(1201.TW)。
一個公司毛利率越高,説明公司成本控制得越好,我們先來對比一下,統一的毛利率10年來一直保持著30%以上,高於大成、卜蜂、味全,并且一直遠高於食品行業平均水平,説明其有很好的獲利能力。
數據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圖源:Mitrade整理)
我們再來對比下權益報酬率(ROE),權益報酬率代表公司為股東賺錢的能力,數字越高説明公司賺錢效率越强。統一10年來平均ROE 為17%,與卜蜂持平,高於大成的10%和味全的3%,并且一直高於食品行業平均水平,説明其為股東賺錢的效率很高。
數據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圖源:Mitrade整理)
總結來説,統一作爲食品股龍頭,在市占率和獲利能力上,都超越同行,并且每年都保持著穩定的派息,如果是對高股利感興趣的投資者,不妨考慮一下。
統一股價近5年歷史股價分析
(圖源:Tradingview)
統一具有飲料類股的特性,夏天天氣熱時營收上漲,股價也跟著上升,直到冬天又會回落,因此股價高峰通常出現在夏季。從17年至今,統一的股價總體保持上升震蕩走勢。
細分可以成四個階段:
17年-19年(上升期) |
營收不斷上升,公司積極拓展其海外業務,為投資者帶來了信心和期待,推動了股價上漲。 2019年7月,統一股價創歷史新高,達到83元。 |
2020年(下跌期) |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全球經濟和股市造成了巨大影響,統一也不例外跟隨著大跌。 2020年10月,股價下跌到61元,創三年來新低。 |
2021年(恢復期) |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公司業績逐漸恢復,股價呈現明顯反彈。最高點至76元,漲超20%。 |
2022年-至今(振蕩期) |
雖然營收不斷增長,但通膨引發的成本上升不斷侵蝕著統一的利潤,股價進入震蕩盤整期。 |
影響統一股價的因素分析
經濟環境:當經濟不景氣時,人們會減少消費支出,產品需求下降導致營收下降。此外,環境不景氣會進一步激化行業競爭,價格促銷戰也大概率出現,進一步壓縮公司利潤。相反,當經濟環境好時,人們的消費欲望會更高,公司的業績也會增强,進而使股價上升。
全球股市聯動:統一個股走勢受台灣大盤影響,而台灣股市與美國股市高度正相關,當系統性風險來臨(如疫情、戰爭、金融危機),股價不可避免大幅波動。例如2020年3月,受疫情爆發影響,全球股市跌超20%,統一股價也下跌了10%。
通貨膨脹和匯率變動:通貨膨脹會使原物料價格提升,進而增加成本。此外,統一進口原料主要以美元支付,匯率變動也會影響公司進口採購成本。成本的增加會使利潤減少,市場預期公司未來業績下降,將可能抛售股票使股價下跌。例如,2022年美元升值7.9%,統一成本提升12.5%,使利潤大幅減少,抵消了營收增長的利好。
國際貿易環境:由於統一是一家跨國企業,其業務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也可能會對其股價產生影響。例如,貿易摩擦和關稅壓力等因素可能會影響統一股票的業務和利潤。
2023年統一股價預測
隨著家樂福收購落地,統一集團營收有望再創新高,不過值得注意地是,全球通脹仍居高不下,成本問題短期預計不能解決,利潤壓力仍存,因此股價整體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但小反彈是值得期待的。2023年疫情全面放開,民生消費預計將比去年更高,隨著夏天營收旺季將至,因此我們預計統一股價將突破70元,隨後再震蕩回落。
(圖源:Tradingview)
是否值得投資食品潛力股統一股票?
穩定的股價走勢
統一作爲民生消費股龍頭,具有穩定的營收增長,不管經濟增長還是衰退,都能從中收益。其股價波動也很低,總體維持著震蕩向上的走勢。對於保守的投資者來説,是一個好選擇。
穩定的收益分紅
統一已連續40年發放股利,并且近年來其派發的股利不斷提高。而大成、卜蜂2023年并未派息,味全的派息額遠小於統一。
數據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圖源:Mitrade整理)
統一不僅具有穩定的股價走勢,還具有穩定的收益分紅,在市場波動風險增大的當下,十分適合股民投資。
投資者還可以選擇同類型的其他食品潛力股,通過Mitrade交易平台熟悉交易流程,Mitrade提供賬戶負數餘額保護,負數餘額及時清零。還提供高達200倍的槓桿、零佣金低價差,交易門檻也非常低。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免費的“交易策略”和“交易觀點”工具,開戶后可以免費使用模擬賬戶,用5萬美金的模擬體驗金,去熟悉交易流程。
投資者需考慮的其他事項
投資風險評估
行業風險:統一是一家食品飲料公司,因此可能受到行業的影響,例如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鏈問題、法規變更等因素。尤其原材料,近幾年原材料價格上升對食品類影響頗大。
經濟風險:經濟環境的波動可能會對公司的業績和股價表現造成影響,例如全球經濟緊縮、通貨膨脹、貨幣匯率波動等因素。
競爭風險:統一的市場競爭激烈,其業務也可能受到競爭對手的影響,例如其他知名食品飲料品牌的低價競爭。
未來需注意的相關重要節點以及其影響
重要時間節點 | 具體時間 | 影響 |
台灣利率決議 | 2023年3月23日 | 影響通膨,間接影響股價 |
一季度財報 | 2023年5月 | 直接影響股價 |
台灣利率決議 | 2023年6月15日 | 影響通膨,間接影響股價 |
二季度財報 | 2023年8月 | 直接影響股價 |
台灣利率決議 | 2023年9月21日 | 影響通膨,間接影響股價 |
三季度財報 | 2023年11月 | 直接影響股價 |
台灣利率決議 | 2023年12月14日 | 影響通膨,間接影響股價 |
四季度財報及年報 | 2024年3月 | 直接影響股價 |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