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奧斯卡頒獎禮如火如荼舉行,不過大家更關心的,可能是華語地區的影視作品何時再登上奧斯卡的頒獎台。
香港影視業也曾經歷了數十年的輝煌,煉造出奧斯卡影後楊紫瓊,戛納影帝和威尼斯金獅獎得主梁朝偉等國際知名影星。再往前,李小龍在香港的電影打破多項票房紀錄,奠定了在國際影壇的地位。
除了造星,香港影視業也制作出眾多讓全球觀眾驚豔的作品,例如《無間道》、《見鬼》等,被好萊塢翻拍成電影。
電視劇方面,不少港劇在海内外收獲眾多粉絲,想當年TVB的劇集在東南亞各地有非常大的市場,也是眾多内地觀眾的心頭好,很多内地遊客到香港旅遊,為的就是探尋那些著名的港劇場景。
然而,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香港的影視業漸漸低迷,在海外優秀作品的衝擊和内地影視制作產品質量大幅度進步的壓力下,香港的不少影視作品和新晉明星「紅不過羅湖」。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港區代表都建言要發展香港影視業,弘揚中華文化。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在接受CCTV大灣區之聲採訪時就提到,大灣區的電商產業、電影產業和電競產業的潛力巨大,希望能將粵港澳三地的制度打通,把「三電產業」發展為新質生產力,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在政協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英皇集團副主席楊正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也表示:「大家喜歡看香港影視,里邊很多街頭景點,你深度遊會發現,有很多故事能挖掘……」香港市區有很多文旅項目值得有關部門去推廣。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電影出品人李國興在今年年初也曾表示: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文化是重要領域,電影是重要篇章,不能遲滞。
大家都希望能把握國家科技文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聯動互惠的機遇,振興香港的影視產業,通過香港這個混合中西文化之都,向全世界弘揚中華文化。
通過影視產業的宣傳,香港的旅遊魅力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也更有利於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通過影視產品宣傳香港優勢,以及建立各種主題促進盛事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在公佈今年香港財政預算案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也表示,香港會儘快公佈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勾畫願景和具體措施,其中在2024年至2025年度,特區政府會分别向電影發展基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約14億港元和29億港元,支持電影、藝術、設計等不同範疇的項目。
阿里大文娛領投50億
在最近舉行的2024年香港國際影視展中,阿里巴巴(09988.HK)旗下文化娛樂品牌阿里大文娛發佈「港藝振興計劃」,宣佈將在未來五年投入不低於50億港元發展資金,以香港為第二基地,發展電影制作和發行、版權採購、劇集制作、演唱會投資、場館合作、培訓專才等業務,並會與香港頂尖的影視公司合作制作院線電影、電視劇和網絡影視劇等。
阿里大文娛涵蓋優酷、阿里影業(01060.HK)、大麥等核心業務,涵蓋了在線視頻平台、電影制作以及盛事活動演出表演等廣泛的文化娛樂領域。在過去,阿里影業參與投資了許多優秀的國際作品,例如《碟中諜》系列的合作,參與出品的奧斯卡得獎作品《綠皮書》等。
此外,阿里大文娛旗下的大型線上視頻平台優酷也宣佈再簽訂與電視廣播(00511.HK)的深度合作框架協議。事實上,在去年,優酷就與TVB簽訂約值7億元人民幣的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攜手打造了流量劇集《新聞女王》,重振「港劇」,成績也有目共睹。
據TVB透露,去年與優酷的合作協議中還有多個項目處於後期制作階段,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包括《法證先鋒VI幸存者的救贖》和《黑色月光》。此外還有四部劇集在今年稍後時間開始制作。
這一次,TVB與優酷深化合作計劃,或將更利於兩家公司互補資源,探索更多的合作空間,以達到商業上的雙赢,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的合作和創新,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國際影響力。
阿里大文娛在國内外電影文化圈有豐富的資源,背靠阿里巴巴集團,擁有雄厚的流量基礎和財務資源,在香港影視市場定能帶來更大的影響作用和鲶魚效應。
結語
香港影視產業曾經歷過全球覬覦的輝煌,也一直是香港優勢,但在這些年,卻逐漸地沉寂了下來。
要重振香港的影視產業,並非沒有可能。當前,人才、美景、傳統、專業等優勢仍在,缺的可能是資源、資金、專業和創新,這次的「兩會」,港區文化界的代表們都表達了願望和決心,更重要的是,國内的其他文化產業參與者也有意參與到香港影視產業的耕耘,相信隨著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在香港各界的同心協力與國家的鼓勵和協助下,香港影視產業的前景將更加樂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