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著「牛市旗手」之稱的券商股迎來顯著上漲。在港股市場,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國聯民生(01456.HK)、廣發證券(01776.HK)、中國銀河(06881.HK)等多股大漲。
在A股市場,湘財股份(600095.SH)、中銀證券(601696.SH)、國聯民生(601456.SH)、國金證券(600109.SH)也在近日迎來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港、A兩市券商股的上漲有著多方面因素的刺激。
穩定幣消息刺激券商股大漲
從消息面來看,今年5月份,《穩定幣條例草案》獲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6月,《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發佈,升級監管框架,重申打造香港為全球創新中心的目標。8月1日,《穩定幣條例》即將生效,將監管法幣穩定幣並引入發牌製度。
關於香港發行穩定幣帶來的影響,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盧里指出,香港在穩定幣方面出台相關法案,標誌著全球主流金融市場在穩定幣監管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將為穩定幣產業帶來其迫切需要的監管確定性,推動合規化進程。合規穩定幣是基礎,在此之上,數字資產行業及金融行業才有更堅實的創新土壤,通過在RWA(現實世界資產)等方面的探索,有望建立起與數字資產更有效率結合的新金融體繫。
國泰君安國際於6月24日獲得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全牌,6月25日其股價就瘋漲了198%。隨後包括勝利證券、富途證券、天風證券旗下天風國際等在内的多家券商也都獲得虛擬資產相關交易牌照。
因此,穩定幣相關消息是刺激香港券商股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場交投回溫,中報預期向好
除了消息面的刺激外,券商股的上漲也有著基本面的配合。
眾所週知,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港、A兩市交投情緒回升,成交量明顯放大。根據Wind數據,2025年上半年A股市場成交額為162.6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2024年同期的100.94萬億元。
而市場成交增加直接利好券商,這一點也反映在了2025年中期業績預告中。
Wind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A股收盤,已經有10家券商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期業績全部預喜。
其中,國聯民生在7月11日盤後發佈公告中表示,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1183%左右;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扣非淨利潤11.13億元,同比增長1345%左右。
關於業績大增,國聯民生在公告中稱,公司有序推進與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並將其納入財務報表合並範圍,公司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同時由於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本期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此外,華西證券中期淨利潤也同比增長超過10倍。而紅塔證券是目前增長最低的券商,其中期淨利潤預計為6.51億元至6.96億元,同比增長45%至55%。
機構如何看待板塊前景?
長城證券在7月14日的研報中指出,7月後國内外大事將迎來密集交織期,宏大叙事或是決定市場可能進一步走強的關鍵因素,券商為代表的非銀金融有望持續突破。
開源證券則在7月13日的研報中表示,券商板塊估值仍在低位,機構欠配顯著,繼續重點提示券商板塊機會。
方正證券也在日前研報中稱,券商盈利修復確定性與估值仍有錯位,板塊2025年淨利潤有望雙位數增長,看好風險偏好提升+基本面改善+業務創新三重催化下券商配置機會。標的選擇上,建議關注:1)綜合實力強、國際化佈局領先的頭部券商及對應H股;2)高交投業績彈性標的;3)關注穩定幣產業鏈投資機會。
中航證券也在近日的研報中稱,當前券商板塊PB估值為1.37倍,位於2020年30分位點附近,處於歷史低位。
2025年上半年,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A股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截至7月11日A股日均成交額達到14961億元,IPO融資規模同比大幅改善,疊加二季度債券市場回暖及港股市場交易與IPO持續高景氣,證券行業經營環境全面向好,預計上市券商中報業績將延續強勁增長態勢,證券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另外,證券行業已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開放合作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一流投行建設的戰略方向進一步明確。當前行業政策框架呈現三大特徵:分類評價體繫持續優化引導差異化競爭,資本約束機製推動精細化管理,創新試點擴容加速業務升級。建議關注並購重組、財富管理轉型和創新業務牌照三大主線。
綜合來看,目前監管明確鼓勵行業内整合,在政策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並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券商並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