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人氣股紅牆股份(002809.SZ)一度封住漲停板,午後公司開板,股價震蕩回落,收盤仍漲3.84%,報17.31元/股,市值36.39億元。自4月17日啓動以來,紅牆股份累計漲幅超過118%,不知不覺便已翻倍。
今日盤後龍虎榜顯示,三家機構席位現身買方榜單,買入淨額合計超過5000萬元,可謂「高舉高打」。
消息面,5月11日,紅牆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根據原料和生產情況結合市場實際,經研究決定,公司全資子公司紅牆化學羟基酯產品自2025年5月12日9:00起:羟基酯產品包括(羟乙酯、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產品,在現在銷售價格的基礎上價格上調100元/噸。
資料顯示,紅牆股份主要產品為混凝土外加劑。上述所謂的羟基酯,是含羟基和酯基的有機化合物,屬于外加劑的原料。公司產品處于漲價的景氣階段,或許也是資金大幅介入的背後因素之一。
紅牆股份管理層還表示,目前公司羟基酯項目處于試生產階段,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國内巨頭和國際巨頭比如陶氏。
不過,紅牆股份業績表現不佳,2024年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别為6.75億元、0.49億元,同比下滑11.23%、42.98%。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僅0.0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0.56%。如此慘淡的業績似乎不足以支撐股價的狂飙。
值得注意的是,4月末,紅牆股份曾披露一則減持公告,其中顯示,2025年4月,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董事、副總裁何元傑、特定股東韓強均減持公司股份,三位股東減持價格在9.85元/股—12.29元/股之間,這也意味著,相關股東錯過了後續紅牆股份的大幅上漲。
近期,A股市場出現不少妖股,包括國芳集團(601086.SH)、紅寶麗(002165.SZ)等,相關概念股頻頻異動,吸引了不少遊資和散戶的目光,也為震蕩的A股市場創造了些許賺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