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港股電力板塊再度開啓「走強模式」,成為當日市場焦點之一。尤其是相關設備股表現尤為亮眼,多只個股大幅拉升。
截至收盤,中國高速傳動(00658.HK)大漲13.14%,哈爾濱電氣(01133.HK)漲11.44%,東方電氣(01072.HK)漲9.5%,上海電氣(02727.HK)漲4.69%,億華通(02402.HK)漲3.64%,協鑫科技(03800.HK)等跟漲。

在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表現活躍。截至收盤,上海電力(600021.SH)大漲6.37%,東方電氣(600875.SH)漲6.29%,許繼電氣(000400.SZ)漲4.41%,特變電工(600089.SH)等紛紛上揚。
從驅動因素看,此次電力設備板塊的整體性走強並非偶然,而是近期行業密集釋放的多重利好信號共振的結果。這些利好不僅為板塊短期行情提供了催化,更為後續行業業績釋放與估值修復提供有力支撐。
多重利好來襲,市場做多情緒升溫
首先,政策層面為電力設備板塊提供了強勁動能。
10月24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會中提出,到「十五五」末新增用電需求絕大部分由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滿足,明確三大重點任務:加快西北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推動煤電轉型為調節性電源、加速新型電力繫統建設。這一政策直接打開特高壓、儲能設備的長期需求空間。
與此同時,近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公開《關於調整風力發電等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25年11月1日起,陸上風電的增值稅即徵即退50%優惠政策取消,但繼續給予海上風電稅收優惠。
業界人士分析稱,當前我國海上風電仍處於發展初期,面臨投資成本高、建設難度大、運維挑戰多等難題,上述政策引導行業資源向海上風電傾斜,利好海纜、海上風電設備企業。
行業層面,需求端同樣傳來利好。
近幾年,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電力需求的持續增長,當前全球已進入電力設備需求上行週期。
尤其是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正在加劇全球電力供應壓力,且數據中心對能源使用質量的要求大幅提升,進而將帶動配用電領域的投資需求迅猛增長。
高盛曾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網改造需要投入約12萬億元,這比過去五年總和還多,數據中心用電量會漲175%,相當於多出一個國家的用電規模。
在此背景下,具備技術與產能優勢的中國電力設備企業「出海」迎來新機遇,出口數據亮眼。
10月27日,萬聯證券發佈了電力設備行業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1-9月,電力設備累計出口金額達到655.96億元,同比增長36.33%。細分產品來看,1)變壓器出口高景氣延續,非洲市場領漲,歐洲市場環比高位回落,同比保持高增長;2)電表出口回調明顯,主要市場需求偏弱,整體需求有待修復;3)開關環比小幅回升,同比保持高增長,非洲與拉美地區表現突出,同比保持高增速;4)電纜出口延續回升態勢,拉美市場表現亮眼,亞洲穩中有升,歐洲出現回調。
機構:電力設備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
展望後市,在政策支持與行業景氣度提升的雙輪驅動下,多機構看好電力設備行業的發展。
萬聯證券認為,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快速增長,疊加電網設備換代升級,全球電網建設投資穩定增長。我國電力設備產品具備技術及成本優勢,競爭力較強,在海外市場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變壓器、電表、開關及線纜等產品出口有望持續受益。建議關注海外市場開拓順利、技術領先的龍頭個股。
瑞銀報告則表示,對中國電力市場需求更為樂觀,料2028年至2030年中國電力需求將增長8%,為早前預測兩倍。縱使該行早已認定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出口及電動化為結構性推動因素,但預期有關因素影響明顯超越原來預期。
該行的有關調整,反映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興建、電力出口增長加快及電動化加速的信心增強,有利於明年起電力設備及電網資本開支。該行首選股為哈爾濱電氣及中廣核電力,亦喜歡東方電氣、思源電氣、大金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