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都在談論AI的「算力」時,一場關於「存力」的靜默革命,正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
10月9日,作為國慶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的存儲芯片板塊率先實現「開門紅」,相關概念集體飙升,截至發稿,燦芯股份(688691.SH)、華虹公司(688347.SH)漲20%,北京君正(300223.SZ)、香農芯創(300475.SZ)、江波龍(301308.SZ)、通富微電(002156.SZ)、深科技(000021.SZ)大幅上漲。
AI引爆「存力」革命
國慶假期期間,存儲芯片賽道利好湧現。
消息面,韓國存儲芯片巨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宣佈與全球AI領軍企業OpenAI達成合作,為「星際之門」(Stargate)項目提供芯片及其它解決方案。
OpenA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合作將專注於增加下一代人工智能所需的先進存儲芯片的供應。而根據三星和SK海力士發佈的聲明,隨著星際之門項目在全球擴張,來自OpenAI的需求可能達到每月90萬片晶圓。
上述合作僅是AI推動存儲芯片需求爆發的冰山一角。
近年來,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以及AI數據中心等基建需求大增,存儲芯片需求相當旺盛。由於大模型參數規模與訓練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傳統内存技術已成為製約算力發揮的「内存牆」,而HBM憑借其超高帶寬、低功耗和小體積特性,正成為AI芯片的主流選擇,其需求也迅猛增長。
除了高端的HBM芯片需求強勁,傳統的DRAM和NAND芯片亦供不應求。AI催生的海量數據,正對傳統存儲架構發起極限衝擊,SSD、HDD等部分產品走俏。
存儲芯片大致分為DRAM與NAND兩種類型:前者是一種易失性半導體儲器,讀取速度相對快但斷電後數據瞬間消失,無法長期保存,備受市場追捧的HBM屬於此類;後者屬於非易失性存儲,斷電後數據仍能穩定留存,往往負責存放海量數據和模型參數,SSD、HDD屬於此類。
廣發證券指出,隨著AI推理應用快速增長,對高性能内存和分層存儲的依賴愈發顯著,HBM、DRAM、SSD及HDD在超長上下文和多模態推理場景中發揮關鍵作用,高帶寬内存保障模型權重和激活值的高速訪問,SSD滿足高頻讀寫與短期存儲需求,HDD提供海量長期存儲支持。隨著AI推理需求快速增長,輕量化模型部署推動存儲容量需求快速攀升,預計未來整體需求將激增至數百EB級别。
存儲芯片的漲價風暴
一方面,國内外大廠加大AI資本投入,存儲芯片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在供應端,今年以來多家存儲廠商發佈減產計劃,整體存儲市場庫存去化明顯,不少存儲產品供應收縮。多重因素共振下,全球存儲芯片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風暴。
數據顯示,過去半年全球存儲芯片價格持續上漲。存儲大廠包括三星、美光和閃迪均對旗下DRAM和NAND閃存產品進行了大幅提價,部分產品提價幅度高至30%。
展望後續,不少機構對存儲市場景氣度表示樂觀。
信達證券預測,AI產品增長影響存儲供需兩端,四季度DRAM和NAND價格預計延續增長態勢。
中信證券認為,後續數據中心eSSD漲價幅度有望超市場預期,2026年大容量QLC SSD有望出現爆發性增長。
另外,摩根士丹利近日預測,鑒於明年存儲領域可能出現供需失衡,内存芯片行業將迎來 「超級週期」。市場需求高企的背景下,存儲芯片行業也開始出現供不應求、漲價、轉變訂貨模式等一繫列連鎖反應。
結語——
可以看到,在AI時代,存儲芯片已從配角躍升為核心瓶頸與突破口。AI浪潮正引爆一場「存力」革命,這有别於之前的「算力」革命。今日資本市場的熱烈反應,或許只是這場變革的一個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