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沒完沒了。
近日,特朗普發文稱,正在對進入美國的家具進行重大的關稅調查。在接下來的50天内,調查將完成,從其他國家進入美國的家具將被徵收關稅,稅率待定。
關稅衝擊波持續
特朗普政府繼藥品、半導體、鋼鐵鋁等特定行業的關稅之後,再次插手家具行業,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關稅的大面積推進,可能對通脹與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外,近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宣佈,將於9月1日取消多項針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但對美國汽車、鋼鐵和鋁的關稅將暫時維持。卡尼表示,這一舉措是對美國降低加拿大商品關稅的回應,並強調加美兩國現已重新實現了絕大多數商品的自由貿易。
有媒體指出,加拿大宣佈取消對美國商品徵收的多項報復性關稅,是為重啓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釋放善意。美墨加協定是北美三國於2018年簽署的三邊貿易協定,2020年7月正式生效,並計劃於2026年進行續簽審議。
但不管怎樣,美國與其鄰國之間貿易的緊張格局未變,雙方你來我往,試圖從對方身上榨取一些好處。有專家表示,關稅成為特朗普政府的萬金油,無論是貿易問題、抑或是地緣政治等,關稅都會被作為武器拿出來向對方施壓。
不少機構指出,美國内部亦遭到關稅的反噬。
根據惠譽評級最新發佈的《美國消費者健康監測報告》,2025年上半年美國消費者支出顯著放緩,較2024年末的強勁增速有所回落。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以及美股波動削弱了消費者情緒與信心,導致家庭支出下降。勞動力市場降溫進一步限製了家庭收入。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雖然二季度美國GDP數據有所回升,但這主要是關稅落地後進口放緩造成的,實際上GDP增長結構並不理想。當前美國經濟核心項消費與投資增速都反映出美國經濟動能在放緩。後續在特朗普關稅政策持續影響下,預計美國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增速或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
美聯儲「放鴿」
美聯儲的一舉一動仍吸引著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
近日,美聯儲下任主席的「11位候選人」之一、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佈拉德旗幟鮮明地亮明了他在美聯儲降息問題上的態度。佈拉德呼籲美聯儲在今年降息整整100個基點,並可能在2026年進一步降息。有媒體指出,佈拉德此番「表忠心」,後續成功脫穎而出接過美聯儲主席「帥印」的可能性有所上升。
另外,備受關注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發表講話,他強調,儘管通脹仍受關注,但就業市場風險上升可能使美聯儲在9月降息。他強調,在政策維持緊縮的背景下,經濟前景及風險變化或需調整政策立場。
有分析指出,鮑威爾釋放了明確的「鴿派」信號,為9月份美聯儲降息打開了政策窗口,且年内連續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然而,鮑威爾的死對頭、懂王特朗普還頗為不滿,他在白宮發表講話時稱,鮑威爾發出降息信號已經太晚,鮑威爾一年前就應該降息。
值得一提的是,與鮑威爾一同出席了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的還有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的掌門人。上述央行的決策者並未對貨幣政策前景發表更多評論,反而聚焦於勞動力市場,他們不約而同將老齡化列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威脅。
幾大行長發出警告稱,人口老齡化不僅會壓低潛在經濟產出,還可能推高通脹,因為在勞動力長期短缺的環境下,工人議價能力增強,更容易要求更高工資。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吸引更多勞動力以緩解缺口,將是未來維持增長的關鍵,儘管民粹主義上升與政府對移民態度趨冷正在加大阻力。這其中典型的正是特朗普政府對移民問題採取的高壓姿態和輿論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