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三大指數下挫,截至收盤,滬指跌1.18%,深成指跌1.73%,創業板跌1.66%,科創50指數跌1.01%,兩市超10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約1.94萬億元。
AI板塊表現出眾,其中,科創新源(300731.SZ)漲12.82%,工業富聯(601138.SH)、優刻得(688158.SH)漲超6%,用友網絡(600588.SH)、深信服(300454.SZ)、寒武紀(688256.SH)、中際旭創(300308.SZ)均大漲。
消息面上,微軟、Meta發佈業績報告,均表現不俗,受此利好刺激Meta美股盤後漲幅擴大至10%。此外,英偉達昨晚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這也帶動了A股相關概念的走強。
此外,賽迪顧問認為,今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增速領跑全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10年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從2025年到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將從3985億元增長至17295億元。
輔助生殖概念股走強,安科生物(300009.SZ)、共同藥業(300966.SZ)漲20%,廣生堂(300436.SZ)漲超18%。
消息面,7月30日,財政部表示,按照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
此外,近期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於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繫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強生殖健康服務。優化婦幼醫療保健資源配置,深入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
創新藥亦表現不俗,振東製藥(300158.SZ)漲超16%,舒泰神(300204.SZ)漲超10%,翰宇藥業(300199.SZ)、萊美藥業(300006.SZ)、一品紅(300723.SZ)大漲。
興業證券指出,當前我國創新藥行業處於3.0時代,從「跟跑者」到「引領者」,2025年成為中國創新藥海外爆品爆發的元年,大量峰值超過30億—50億美元的品種浮出水面,對外授權交易不斷刷新紀錄。預計今年產業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大於2020—2021年。
跌幅榜上,反内卷板塊跳水,鋼鐵、煤炭光伏板塊均是「重災區」,包鋼股份(600010.SH)、安陽鋼鐵(600569.SH)跌超7%,潞安環能(601699.SH)、大全能源(688303.SH)、通威股份(600438.SH)均下挫。
地產、證券、白酒、影視、貴金屬等均表現疲軟,幸福藍海(300528.SZ)跌超8%,貴州茅台(600519.SH)、泸州老窖(000568.SZ)、中金黃金(600489.SH)、萬科A(000002.SZ)均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