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從以美國為主導的自由秩序轉向基於"實力即公理"的多極秩序。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拒絕多邊主義,轉而支持"強權勾結"的零和遊戲。未來的情景可能包括沒有美國的持續多邊主義,或是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平行體系,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菲利普·道巴-潘坦納克(Philippe Dauba-Pantanacce)報告稱。
"隨著地緣政治衝突和不穩定主導新聞週期,我們退後一步,將當前事件置於全球秩序變化的更廣泛背景中。這一轉變已經持續多年,並且高度不穩定;隨著世界日益多極化,尚未找到明確的新平衡,導致武裝衝突和地緣政治競爭的增加。新興市場大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逐漸崛起與美國逐步退出其作為西方主導秩序領導者的角色相吻合。這一轉變也伴隨著暴力衝突和其他危機的增加。雖然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脫離始於奧巴馬總統任期,但在特朗普時代卻發生了不同的——更加急劇的轉變。"
"歷史上缺乏單一主導力量的時期可能為新秩序的樣貌提供線索。但這一道路是不確定的,無論是在方向上還是在實現新穩定平衡的能力上。一些學者聚焦於具有共同利益的區域集團,取代了二戰後時代的全球趨同。另一些人則看到影響力範圍的出現,以‘實力即公理’作為指導原則。"
"歷史先例表明,這種去中心化的模式本質上是有缺陷的,因為它缺乏和平爭端解決的機制,並且往往助長帝國擴張的條件,同時未能解決意識形態差異。這有利於不穩定和衝突——而今天受到挑戰的二戰後秩序正是旨在遏制這一點(儘管其存在缺陷並受到以西方價值觀為中心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