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關於美國關稅政策的新聞相對平靜,至少與上週相比是這樣。新的截止日期已經設定,現在是時候回到談判桌上。然而,應該明確的是,接下來的兩週不會輕鬆。我們知道,自解放日以來的90多天裡,僅達成了三項或多或少的協議。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昨天也表示,美國和歐盟之間在各自立場上仍存在重大分歧。乍一看,這似乎與最近幾週的聲明相矛盾,之前曾多次表示雙方已更接近。但這並不一定是矛盾,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沃爾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
"應該記住,這種談判是二元的。要麼達成100%的協議,要麼不達成。你可以談判很長時間,並就95%的內容達成一致。然而,如果你無法解決最後的幾個分歧,那麼就不會有最終的結果,交易將會失敗。因此,美國政府在聲稱與許多國家接近達成協議時可能是正確的。同時,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即使是單個額外的協議最終也會達成。"
"與此同時,與印度的美國協議可能在昨天變得更加困難。唐納德·特朗普昨天宣布,他打算在50天內對俄羅斯徵收100%的‘次級關稅’。這意味著所有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國家(或僅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國家,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情況)如果想要出口到美國,將面臨100%的(額外?)關稅。眾所周知,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和印度特別增加了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因此這些關稅也針對它們。"
"然而,對於美元來說,評估更高的通脹可能意味著什麼就不再那麼簡單。在正常情況下,人們肯定會認為這將導致更緊的貨幣政策,從而支持美元。然而,現在對美聯儲的反應函數存在疑問,即美聯儲將如何應對更高的通脹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美元今天可能會因更高的通脹而出現一定的疲軟,因為這將進一步加劇呼籲放鬆貨幣政策的政府與中央銀行之間的緊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