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喜歡將自己視爲金融創新的領導者。自 2010 年以來,政府一直在吹噓其在綠色金融、人民幣交易、伊斯蘭債券發行以及最近的加密貨幣方面的雄心。
但事實與言論不符。儘管其他國家今年在區塊鏈和數字資產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英國似乎並不太在意。
談論區塊鏈債券和加密貨幣創新大多隻是說說而已。 2022年,數字債券僅佔傳統方式籌集的7.3萬億美元的0.02%。
使用區塊鏈發行政府債務或英國國債的想法遭到了質疑。當你考慮到政府反對Bitcoin的廣泛使用時,這種缺乏興趣是顯而易見的。
英國債務管理辦公室(DMO)顯然認爲區塊鏈技術幾乎沒有什麼好處。發行人認爲這只是trac了他們主要工作的注意力,也就是發行債券。
投資者也不感興趣。數字債券的平臺不兼容,標準化的缺乏扼殺了二級市場發展的機會。
還有加密初創公司?哦,他們幾乎被鎖在門外了。
英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過於嚴格,現有企業(大銀行和金融機構)並不急於採用可能將其排除在外的 技術。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情況。
數字債券需要大量發行才能證明成本合理,但如果沒有集成系統,沒有人願意冒險嘗試。所以什麼都沒有改變。
即使政府想要推動區塊鏈債券,將其整合到銀行的遺留系統中的成本也極其昂貴。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大約兩年前曾嘗試過類似的做法,但失敗了 1.71 億美元。
監管是另一個問題。英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緩慢且脫節。
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已經做出了一些努力,實施反洗錢協議並收緊加密貨幣廣告規則。但僅此而已。
只有一小部分加密資產受到監管,這讓投資者和企業對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一無所知。與歐盟相比,英國是半生不熟的。
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MiCA)要全面得多,從消費者保護到市場穩定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指導方針。
英國已暗示不贊成 MiCA,因爲他們認爲這對於加密貨幣這樣的新技術來說打開的大門有點太寬了。
英國投資者也並沒有急於湧入市場。加密貨幣臭名昭著的波動性讓他們感到不安。
零售參與度大幅下降。再加上政府的稅收改革,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從 4 月份開始,加密貨幣資本收益的免稅津貼已從 6,000 英鎊削減至 3,000 英鎊。這使得Bitcoin及其夥伴的投資trac大大降低。
當潛在的稅收打擊如此之大時,爲什麼有人願意冒險投資於已經如此不可預測的東西呢?
媒體上充斥着有關加密貨幣失敗、欺詐和騙局的故事。這些故事長期以來一直主導着敘事,以至於任何積極的消息現在都很快消失在背景中。
對於那裏的許多人來說,加密貨幣只是犯罪分子和詐騙者的遊樂場。
從文化上來說,英國是厭惡風險的。與美國或亞洲市場不同,英國對投機性投資往往格外謹慎。這種保守的方法顯然也適用於加密貨幣。
總而言之,政府對區塊鏈的興趣充其量只是表面的,而金融部門也沒有什麼動力去改變。它可能永遠不會。
因爲如果說英國人以一件事聞名的話,那就是他們幾乎從不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