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收市】2024 年需求前景穩健,油價本週上漲近4%

來源 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五(6月14日),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惡化,原油期貨價格收盤小幅走低,但由於投資者權衡對2024年原油和燃料需求強勁的預測,原油期貨價格本週上漲近4%。

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0.17美元/桶,跌幅超過0.21%,收報78.45美元/桶,本週累漲超3.86%。截至發稿,跌幅0.32%,現報78.37美元/桶。

(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走勢圖,來源:FX168)

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收跌0.13美元/桶,收報82.6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基準原油本週上漲近4%,創下4月份以來的最高周漲幅。截至發稿,跌幅0.30%,現報82.51美元/桶。

(布倫特原油期貨走勢圖,來源:FX168)

【市場消息分析】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6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七個月低點,兩項基準指數均出現下滑。

瑞穗能源期貨主管Bob Yawger表示:「數據遠低於預期。這意味着普通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改善沒有信心。」由於預測需求強勁,損失有限。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小幅上調了對2024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則堅持認爲石油需求將相對強勁地增長220萬桶/日。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 IEA ) 將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下調至100萬桶/日以下。

不過,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強調,三位預測機構都預測至少到冬季開始之前都會出現供應短缺。

本週,美聯儲還維持利率不變,投資者認爲12月之前不太可能降息。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Barbara Lambrecht表示:「鑑於主要經濟區域的經濟前景仍然不確定,暫時預計價格不會進一步上漲。」

能源服務公司貝克休斯 (Baker Hughes ) (BKR.O) 表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商連續第二週減少鑽井平臺,美國活躍石油鑽井數量(未來產量的早期指標)本週減少 4 座至 488 座,爲 2022 年 1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俄羅斯表示, 5 月份其產量超額完成配額,隨後承諾將履行 OPEC 協議規定的產量義務。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表示將從10月起逐步停止減產,此後上週油價下跌。

另外值得注意的數據包括,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當週,WTI原油期貨投機性淨多頭寸增加42,488手至160,889手。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上週布倫特原油期貨投機性淨多頭頭寸增加26008手合約至71686手合約。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原油價格4連跌!Google股價創新高俄烏衝突有望結束,原油價格4連跌;比特幣大跌后反彈,市場情緒仍謹慎;聯準會降息預期上升,黃金價格震蕩>>
作者  Alison Ho
9 小時前
俄烏衝突有望結束,原油價格4連跌;比特幣大跌后反彈,市場情緒仍謹慎;聯準會降息預期上升,黃金價格震蕩>>
placeholder
富邦金(2881)法說揭曉!前九月純益909億,富邦人壽台股投報率衝24%富邦金控(2881)今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會中公布前九月自結稅後純益達新台幣909.1億元,每股盈餘(EPS)為6.23元。儘管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5%,仍成功蟬聯金控業獲利雙冠王。
作者  Tony Chou
9 小時前
富邦金控(2881)今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會中公布前九月自結稅後純益達新台幣909.1億元,每股盈餘(EPS)為6.23元。儘管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5%,仍成功蟬聯金控業獲利雙冠王。
placeholder
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美元/日元關鍵抉擇臨近!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高市早苗進場干預將更積極;美元/日元技術分析:RSI超買,關鍵時間節點臨近
作者  Insights
10 小時前
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高市早苗進場干預將更積極;美元/日元技術分析:RSI超買,關鍵時間節點臨近
placeholder
原油價格4連跌!俄烏衝突有望結束,油價跌至2026年?川普政府正敦促烏克蘭在27日之前同意一項結束俄烏衝突的計劃。俄烏和平將加劇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油價疲軟不可避免。
作者  Alison Ho
10 小時前
川普政府正敦促烏克蘭在27日之前同意一項結束俄烏衝突的計劃。俄烏和平將加劇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油價疲軟不可避免。
placeholder
Nexperia中國廠停擺,全球車用半導體鏈再度緊繃,美股台股提前反應Nexperia 東莞工廠停工正外溢至全球汽車供應鏈,2026年車用MCU缺口可能擴大至6%–12%,迫使全球車廠重新調整排產。
作者  Mitrade 分析師
11 小時前
Nexperia 東莞工廠停工正外溢至全球汽車供應鏈,2026年車用MCU缺口可能擴大至6%–12%,迫使全球車廠重新調整排產。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