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企業的比特幣持有量持續攀升,但企業財務主管們表示,這一趨勢並未削弱去中心化,反而在強化比特幣網絡的分散性。
儘管近年來市場對比特幣持有集中度的擔憂不斷上升,但多位出席 Bitcoin Amsterdam 2025 的高管指出,新興的企業財庫公司與大型機構正推動比特幣在生態系統中的更廣泛分佈。
「最終,我們真正做的事情,是讓比特幣更加去中心化。看起來不像,但我們通過市場需求實際上在實現這一點,」Capital B 比特幣策略董事會成員 Alexander Laizet 表示。
Laizet 說,越來越多銀行提供比特幣託管服務,爲個人和企業提供新的存儲渠道,從而減少依賴少數幾家託管方的風險集中。
企業佔據比特幣總供應量的近7%
企業與比特幣現貨 ETF 正在悄然累積比特幣供應,使全球第一大加密資產的分佈度呈現一定程度的集中化。
根據 bitbo.io 提供的財庫數據:企業總共已持有比特幣供應量的 6.7%。其中 4.73% 來自上市公司,2.03% 來自私營公司。
比特幣現貨 ETF 的持倉規模亦已達到比特幣總供應量的約 7.3%,並在2024年1月推出後的不到兩年內成爲最大的單一持幣羣體。
「這並不會改變比特幣的基本屬性。即便託管變得更集中,網絡仍然是去中心化的,」加密情報平臺 Nansen 的研究分析師 Nicolai Sondergaard 對 Cointelegraph 表示。
他指出,雖然這並非比特幣的「阿喀琉斯之踵」,但大型託管機構持倉不斷增加,意味着它們可能對流動性與市場行爲施加更高影響力。
與此同時,隨着企業加密財庫的持有總量在8月突破1000億美元,一些行業觀察人士開始擔憂比特幣的機構化程度不斷加深。
加密分析師 Willy Woo 警告稱,比特幣不斷上升的企業集中度可能形成一種新的中心化脆弱點,使BTC走上類似1971年黃金被「國家化」的路徑。
「如果美元結構性走弱,而中國正在入場,那麼美國完全可能對所有持幣企業提出某種收購計劃,將比特幣集中,再以數字形式管理,而不是重建金本位。」Woo 在 Baltic Honeybadger 2025 小組討論中表示、
他補充:「然後他們可以像 1971 年那樣抽走系統,一切重新回到起點,比特幣數字化集中,歷史再度重演。」
1971 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終結佈雷頓森林體系,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廢除35 美元的固定價格,實際上結束了金本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