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盧比(INR)在週一走強。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引發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美元承壓,為印度盧比提供了一定支撐。然而,考慮到原油價格的上漲,當地貨幣的上漲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較高的原油價格往往對印度盧比的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展望未來,印度2月份的批發價格指數(WPI)通脹將在週一晚些時候公布。在美國方面,2月份的零售銷售數據將為美國消費者信心提供線索,並判斷政策不確定性是否導致支出放緩。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週三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的利率決策,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主要關注點將是美聯儲的政策指引。
印度盧比在當天交易中走強。美元/印度盧比(USD/INR)貨幣對在日線圖上已在對稱三角形的下限附近整合。該貨幣對的建設性觀點依然存在,價格保持在關鍵的10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之上。然而,考慮到14日相對強弱指數(RSI)高於中線,短期內中性動能的進一步整合不能被排除。
美元/印度盧比的直接阻力位出現在87.24,即對稱三角形的上邊界。若持續突破該水平,可能為87.53鋪平道路,即2月28日的高點,進而達到88.00的歷史高點。
另一方面,若果斷跌破3月6日的低點和三角形模式的下限86.86,可能會暴露出86.48,即2月21日的低點。進一步下行的額外支撐位是86.14,即1月27日的低點。
印度盧比(INR)是對外部因素最敏感的貨幣之一。原油價格(該國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美元價值(大多數貿易以美元進行)和外國投資水平都有影響。印度儲備銀行(RBI)對外匯市場的直接幹預以保持匯率穩定,以及RBI設定的利率水平,是影響盧比的進一步主要因素。
印度儲備銀行(RBI)積極幹預外匯市場,以維持穩定的匯率,幫助促進貿易。此外,印度儲備銀行試圖通過調整利率將通貨膨脹率維持在4%的目標。較高的利率通常會使盧比升值。這是由於「套息交易」的作用,投資者在利率較低的國家借入資金,然後將資金放在利率相對較高的國家,並從中獲利。
影響盧比價值的宏觀經濟因素包括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率(GDP)、貿易平衡和外國投資流入。更高的增長率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海外投資,從而推高對盧比的需求。貿易逆差減少將最終導致盧比走強。更高的利率,特別是實際利率(利率減去通貨膨脹)也對盧比有利。風險環境可能導致更多的外國直接和間接投資(FDI和FII)流入,這也有利於盧比。
較高的通脹率,尤其是相對高於印度其他國家的通脹率,通常對盧比不利,因為它反映了供應過剩導致的貶值。通貨膨脹也增加了出口成本,導致更多的盧比被出售來購買外國進口商品,這是盧比負的。與此同時,較高的通貨膨脹通常會導致印度儲備銀行(RBI)提高利率,這對盧比可能是積極的,因為國際投資者的需求增加。低通脹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