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落地,中國製造商會有新出路嗎?

來源 Fx168

FX168財經報社(歐洲)訊 在歐盟對中國宣佈額外關稅後,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加速歐洲工廠的建立。此外,中東、拉美提供了新的增長機會。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可能對歐盟的額外關稅感到不滿,但他們有幾個選擇來保持增長,包括將生產轉移到非洲大陸,並利用豐厚的利潤來吸收部分衝擊。

這些製造商還可以將注意力轉向中東、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等新市場,雖然這些地區的電動車市場規模不大,但增長迅速。

歐盟委員會已正式通知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等汽車製造商,將對他們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從下個月起關稅最高將達到48%。在國內價格戰和多年技術領先之後,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更加積極地進入歐洲市場。

「隨着中國汽車製造商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面臨關稅上調等貿易行動是很正常的,」中國乘用車協會祕書長崔東樹說,「即使中國的汽車出口受到抑制,汽車製造商也不會被增加的關稅打敗。相反,這隻會讓他們更強大。」

比亞迪的股價週四在香港交易中最高上漲8.8%,因爲市場認爲額外關稅是可以管理的。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例如比亞迪的Dolphin緊湊型跨界車和MG 4)在歐洲的售價平均是其本地市場的兩倍,這爲製造商提供了一定的緩衝以應對新的關稅。

分析師指出,比亞迪可能能夠吸收大部分歐盟進口關稅的負擔,因爲其汽車具有領先同行的利潤率。儘管行業平均關稅爲21%,上汽的關稅率爲38.1%,比亞迪只有17.4%的關稅率。

即使遭到額外關稅,比亞迪在歐洲的每輛車的利潤也可能仍然比在中國銷售的同款車高出約1.5倍。此外,比亞迪還大力拓展其他出口市場,從墨西哥和巴西到泰國和澳大利亞,並在匈牙利選擇其首個歐洲汽車工廠的位置,這將使其能夠通過本地生產來避免新的關稅。

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在考慮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進行生產多樣化。上汽去年告訴其經銷商,它已經開始尋找歐洲潛在的生產基地,長安汽車也與西班牙的EV Motors簽署生產汽車的協議。吉利汽車則通過收購瑞典的沃爾沃,擁有更多的靈活性來調整生產。

此外,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計劃利用斯泰蘭蒂斯公司全球的工廠進行合作。

中東也成爲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新市場,包括長安汽車、小鵬汽車和吉利的高端品牌極氪。蔚來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斌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歐盟的關稅措施走在了「完全錯誤的方向上」,公司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擴展到中東。

AlixPartners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71%的沙特居民今年「非常」或「適度」可能購買電動車,中國製造商的品牌知名度在中東甚至高於歐洲、美國和日本。

據大和證券分析師Kevin Lau估計,歐洲提高關稅將對中國製造商產生「輕微影響」,因爲該地區僅佔其總銷售額的一小部分。他估計,今年頭四個月,歐洲對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總銷量的貢獻在1%到3%之間。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那斯達克指數的出色回報與未來面臨的潛在風險納斯達克指數對資訊技術行業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導致其整體回報更高,波動更劇烈,也更易於發生長期深度回撤。早在20世紀90年代,納斯達克就幾乎成為了科技行業的代名詞。
作者  CME Group
2024 年 8 月 05 日
納斯達克指數對資訊技術行業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導致其整體回報更高,波動更劇烈,也更易於發生長期深度回撤。早在20世紀90年代,納斯達克就幾乎成為了科技行業的代名詞。
placeholder
美國鋼鋁關稅升級!下一個是銅?花旗這樣說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作者  Tony Chou
6 月 04 日 週三
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placeholder
營收飆31月新高,京元電子(2449)漲停亮燈!料下半年動能更旺,法人14億瘋搶!​投資慧眼Insights - 京元電子(2449)週五(8日)公佈其7月營收創下近31個月新高,帶動股價強勢漲停!
作者  投資指南針
8 月 08 日 週五
​投資慧眼Insights - 京元電子(2449)週五(8日)公佈其7月營收創下近31個月新高,帶動股價強勢漲停!
placeholder
科技股狂歡頂點未至?高盛說「彈藥」還很充足​近期美股科技股屢創新高引發市場擔憂,但高盛集團兩位專家從基本面和流動性角度分析指出,當前上漲具有合理性,尚未出現泡沫化特徵。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0 月 09 日 週四
​近期美股科技股屢創新高引發市場擔憂,但高盛集團兩位專家從基本面和流動性角度分析指出,當前上漲具有合理性,尚未出現泡沫化特徵。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創8個月新低!日本央行第6次維持利率不變,2025年內還會升息嗎?行長植田和男未釋放鷹派訊號,令市場失望,日幣匯率創8個月新低。
作者  Alison Ho
10 月 30 日 週四
行長植田和男未釋放鷹派訊號,令市場失望,日幣匯率創8個月新低。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