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時間週四(10月17日),美國地區性銀行板塊再度遭遇重挫,多家銀行披露遭遇可疑貸款欺詐事件,引發市場對銀行體系潛在信貸風險的擔憂,連鎖反應更波及美債收益率與整體市場情緒。
總部位於猶他州的 Zions Bancorporation(Zions銀行) 和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西部聯盟銀行) 接連披露了與借款人相關的潛在欺詐事件。
Zions銀行在週三的監管文件中表示,公司將計提約 6000萬美元 的壞賬準備,原因是發現兩筆企業貸款存在「明顯虛假陳述與合同違約」。銀行指出,這兩筆貸款屬於同一關聯方,並表示已在加州對相關借款人提起訴訟。
西部聯盟銀行也在週四披露,已就一名借款人涉嫌「未能按照約定提供優先抵押擔保」等問題提起訴訟,追討金額約 1億美元。該行稱,已重新評估抵押品並認爲現有擔保足以覆蓋貸款風險,此外還持有兩位「超高淨值個人」的有限或全額擔保。
受此消息影響,Zions股價盤中一度暴跌逾 13%,西部聯盟下跌近 8%。
(圖源:CNBC)
追蹤50家地區性銀行的 KBW地區銀行指數 當日大跌逾4%,創下自8月以來最低水平。標普地區銀行ETF(KRE)亦全線下挫。
富國銀行中型銀行分析師 Timur Braziler 表示:「當信貸風險上升時,投資者往往選擇‘先拋售、後問原因’。這就是整個板塊同步下跌的邏輯。」
此次事件與近期汽車產業相關企業的破產餘波密切相關。
今年早些時候,汽車零部件製造商 First Brands 和 汽車金融機構 Tricolor Holdings 相繼破產,導致多家信貸機構蒙受損失,並已引起美國司法部的關注。
投資銀行 Jefferies(傑富瑞) 因對 First Brands 暴露風險,當日股價下跌近 9%,10月以來累計跌幅超 25%,創下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差單月表現。傑富瑞在文件中稱,其管理的對衝基金對相關公司敞口高達7.15億美元,而瑞銀(UBS)則披露約 5億美元 風險敞口。
(圖源:CNBC)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 本週早些時候警示道:
「當你看到一隻蟑螂,往往意味着還有更多。」
富國銀行資深銀行業分析師 Mike Mayo 亦評論稱:「現在的投資者正在四處尋找‘蟑螂’,這是當前市場的真實寫照。」
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至債券市場。隨着投資者涌入避險資產,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跌 9個基點,至 3.41%,爲自2022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
據Tradeweb的數據,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3.975%的低點,這是自9月中旬以來首次跌破4%,也是自4月初特朗普宣佈全面徵收關稅後不久以來的最低盤中水平。隨着債券價格上漲,美國國債收益率自然會下降。由於對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加劇,美國國債收益率最近有所下降,這加大了人們對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個月降息的押注。週四,在兩家地區性銀行報告其貸款賬目出現問題後,對經濟的信心受到了進一步的小幅衝擊。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益率暴跌並非單一觸發事件,而是地區銀行風險上升、中美貿易緊張及融資市場壓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受金融板塊拖累,美市尾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470點,跌幅1%,此前盤中一度上漲170點;標普500指數下挫1.1%,從盤中最高時的0.6%漲幅轉爲下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1.2%。
巴克萊美國通脹策略主管 Jonathan Hill 指出:「目前的市場波動並無單一導火索,而是多重不確定性交織的結果。銀行業信貸憂慮、貿易摩擦以及融資市場緊張情緒共同推動了資金流向避險資產。」
(圖源:彭博社,金融時報)
KBW小型與中型銀行研究主管 Catherine Mealor 表示:「整個行業被一概而論地看待是正常反應。我們正處於信貸週期正常化階段,局部風險的出現不可避免,但關鍵是要評估這些風險對整體估值的影響。」
市場分析普遍認爲,儘管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美銀)第三季度信貸質量依然穩健,但私人信貸市場的不透明性以及部分借貸行爲的高槓杆特徵,使得「個案風險」更容易被市場放大。
Pave Finance 分析師 Peter Corey 指出:「私人信貸市場的結構極其不透明,這意味着即使沒有明確問題,也可能因傳言引發市場恐慌。」
除銀行股外,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也未能倖免。Blue Owl Capital 下跌近 4%,Ares Management 與 Blackstone 各跌逾 3%,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下滑約 3%,Carlyle Group 跌幅超過 2%。
分析人士認爲,儘管本輪迴調主要集中於中小型銀行,但若信貸鏈條繼續傳導,私人信貸基金及非銀金融機構可能成爲下一波市場焦點。
總體而言,分析師普遍認爲此次事件尚屬個別,但也反映出在高利率環境下,美國金融體系內部的脆弱點正在逐步暴露。
在經歷2023年硅谷銀行危機後,市場對「壞賬連鎖」已格外敏感。
正如Janney Montgomery Scott副總監 Timothy Coffey 所言:
「目前地區銀行的風險更多是個別性的,但私人信貸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經濟放緩,可能使信用質量風險在未來演變爲系統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