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資產翻700倍!彼得·林區靠「四句話」締造140億神話,散戶照做也能賺!

投資指南針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13年就將一個不知名的基金的規模擴大700倍,富可敵國(超越厄瓜多爾GDP),年化報酬高達30%,追隨者超百萬,這是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華爾街傳奇故事。而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是全球投資界的一個奇才,被譽為20世紀最成功基金經理的彼得·林區(Peter Lynch)。

從高爾夫球童到華爾街明星基金經理

林區於1944年出生在美國的馬塞諸塞州牛頓市。十歲時,林區的父親就去世了,只剩下母親一個人養家糊口。為了補貼家用,林區在當地的一家高爾夫俱樂部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當球童。

這段經歷可以說是林區的投資啟蒙階段。他在高爾夫俱樂部工作時,時不時會聽到俱樂部成員打球時談論起股票和基金,這讓林區從小對股票市場就產生了興趣。後來,林區獲得了球童獎學金,這筆錢幫助他進入了波士頓學院攻讀。

在大學時期,林區開始小試牛刀。他在大學時期投資了一家名為「飛虎」的航空貨運公司,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並為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提供了資本。

1965年,林區成功取得金融學位,1968年獲得MBA學位。林區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富達當一名紡織品和金屬的分析師。在富達深耕了數年了之後,林區選擇在1977年接管一個中小規模的基金,即麥哲倫基金。這裡也成為了林區投資生涯的起點。

這一年,林區33歲。此時,華爾街還不知道,他們即將迎來一個傳奇的投資基金經理。

麥哲倫基金成立於1963年,林區接管該基金的時候,其管理規模僅有2000萬美金。在林區執掌13年後,該基金的規模迅速擴大至140億美金,增幅高達70,000%。該基金的年化報酬率達到了29.2%,作為對比,同期的標普500僅有15.8%的年化報酬率。13年裡,這個基金僅有兩年未跑贏大盤。這樣優秀的成績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加入。到1987年,該基金的持有人數超過了100萬人。

17522286263560

圖片來源:The Personal Finance Engineer,數據來源:Morningstar

急流勇退

林區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一名言貫徹到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只不過,他讀的是企業年報,行的是實地訪問上市公司。林區每年訪問公司數達到500-600家,並且每家公司的年報他都要閱讀。

林區遠超常人的勤奮助他取得令人驚歎的成績,卻也讓他的家庭和工作嚴重失衡。

林區回憶,在執掌麥哲倫基金期間,他和妻子最浪漫的約會是出門前見的那一面,而由於工作太忙以至於他和孩子也變得生疏,三個孩子甚至每週末還要自我介紹好讓他們爸爸認出誰是誰。

因此,在過完46歲的生日後,林區下決心要改變這種狀態。他選擇急流勇退,從最巔峰的狀態謝幕。這也讓林區成為了華爾街一個難以超越的神話。

儘管林區已經退休,但他並沒有完全隱退,時不時活躍在慈善界。1988年,林區與其妻子共同成立了林區基金會,以支持教育、文化和歷史保護等。1999年,林區還向母校波士頓學院捐贈1,000萬美元,又於2010年和2021年分別捐贈2,000萬美元。

經典投資例子解析

儘管林區的「神話」看起來難以超越,但我們依舊可以研究他的投資例子來嘗試複製他的成功。接下來,我們透過兩個經典案例來看看林區是如何進行傳奇操盤的。

案例一:克萊斯勒(Chrysler)

1980年代初,美國的汽車行業普遍陷入財務危機。大型汽車製造商克萊斯勒一度瀕臨破產,股價甚至跌破2美元。

然而,林區帶領麥哲倫基金調查發現,政府已經通過了對克萊斯勒的15億美金的貸款擔保,且該汽車製造商的新CEO艾科卡(Lee Iacocca)正在推廣新的省油車型,該車型的市場反饋也不錯。這說明,該公司具有強勁的復甦潛質。而且,由於養老基金的恐慌性拋售,市場對克萊斯勒的估值過低。

強勁的增長潛力+低估值,林區果斷出手,大舉買入,持股一度達到麥哲倫基金的5%,這個比例是當時SEC法規的上限。同時,林區也同步加碼其他汽車股,如福特(Ford)、VOLVO,汽車股佔基金的比例超10%。而且,林區還一反高周轉慣例,持有週期長達4年。

事實證明,林區的眼光沒有錯。克萊斯勒的股價四年漲了50倍,從2美金狂飆至近100美金,單筆狂撈1億美金。最終,林區加倉的所有汽車股帶來的收益超過1.7億美金。

案例二:麥當勞(McDonald's)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彼時麥當勞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還不大,業務仍然集中在美國市場。由於在美國市場出現增長無力,股價也隨之陷入停滯。

然而,林區卻在麥當勞的財報中看到了麥當勞全球化的潛力。

林區觀察到,當時麥當勞在亞洲的門店可以做到單店營收高於美國門店近30%。特別是在中國的市場,其在北京的王府井門店創下當時的全球客流記錄。

林區隨後便開始大舉買入麥當勞的股票,押注這個連鎖店巨頭將擁有出強大全球化潛力。林區還將麥當勞歸類為「穩健成長股」,建倉後列入核心持有。1984-1990年間,麥當勞股價上漲近460%,為麥哲倫基金帶來豐厚的回報。

林區的投資心法

縱觀林區的投資歷史,可以發現他的投資有幾個特點。

1. 買你所知

「買你所知」(Invest in What You Know)是林區投資哲學的核心。林區認為,即使是普通投資者,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比華爾街分析師更早察覺潛在的投資機會。就像一個人在高爾夫俱樂部工作,他可能就比其他人更加了解和高爾夫產業相關的公司。

林區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的瑣事中獲得投資的蛛絲馬跡。不管是日常看電視、讀報紙還是和鄰居聊天,都能嗅到新的投資方向。

2. 深度調查

林區認為,當你對周圍的某個熟悉的事物感興趣,下一步就是深入去了解它。這個方法也幫助林區獲得巨大成功。林區是美國華爾街中最早走出國門,去海外實地調查上市公司的基金經理。

17522286865284

來源:Bloomberg

1977年,林區前往瑞典調查車廠VOLVO。他驚訝地發現,沒有一個汽車分析師實地考察過這個車企,這裡成為了華爾街的一個盲區。深入調查後,林區發現VOLVO的優勢並不少,該車企擁有充沛的現金流,低的本益比(僅有4倍,同業平均為12倍),手握多項重型卡車專利,並且在北美卡車市場的佔有率一直穩居前三。

這一調查發現令林區十分驚喜。為了掩人耳目,他選擇分批建倉,逐步成為了c最大的機構股東。持股8年間,VOLVO股價上漲接近400%,為麥哲倫基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3. 保持靈活性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在市場平淡之際,麥哲倫基金依舊表現相當出色,這一成就的背後離不開林區的另一個投資理念——保持靈活性。

他認為,如果你觀察10家公司,你就會找到1家有趣的公司,如果你觀察100家,就可能找到10家。「翻開石頭最多的人就是贏家」(The person that turns over the most rocks wins the game.)

所以,即使在市場平淡的時候,林區也能通過大量研究和買入不同行業的股票,以獲得優於其他基金的收益率。林區在接受訪談時表示,「我一直認為到處都有好的機會。」(I always thought there was good opportunities everywhere.) 

4. 堅持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也是林區一直堅持的一個原則。他曾表示,除非出現太多意外,否則未來10-20年的股市走勢相對來說是可預測的。他說,「至於兩單年後的股價是漲是跌,你不妨拋硬幣來判斷。」

林區還創造了一個「十倍股」的觀念。他認為,想要擁有「十倍股」,即股價上漲十倍(1000%),就要在股票上漲50%、100%的時候,不要賣出。

林區的第一隻「十倍股」就是他大學買的空運公司「飛虎」。大學期間他對貨運業,尤其是空運業做了大量研究,判斷空運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後來,越南戰爭爆發,他買的這隻「飛虎」股票價格上漲了近10倍。

大多數基金經理會透過不斷拋售盈利股票並增持虧損股票來維持收益率,但林區對此並不認同,稱這是一種“拔花澆草”的行為。他認為,要從持有的多隻股票中篩選出少數幾隻表現優秀的,並不斷增持這些「贏家」直至他們成為「十倍股」。

林區的選股實戰原則

1. 關注銷售佔比

林區認為,一家公司的明星產品需貢獻顯著營收。

2. 嚴守PEG<1紀律

本益成長比(PEG)是指「本益比」除以「每股盈餘(EPS) 成長率」。PEG<1,表明這家公司被相對低估了。林區一直致力於尋找被低估的股票。

3. 避開「三高陷阱」

林區認為,高本益比+低成長+高負債企業成為「十倍股」的概率微乎其微。

4. 定期檢查

投資者應做到對投資標的進行每季檢視,觀察產品競爭力是否衰退。同時,每年還應複核管理層誠信與策略清晰度,以幫助你判斷是否繼續持有。

林區的三部投資寶典

如果想深入了解林區的投資理念和實踐總結,不放看看林區的三大經典投資寶典。

這三部寶典分別是1989年出版的《征服股海》 ,該書旨在教散戶如何運用生活智慧勝出;1994年出版的《選股戰略》,主要闡述了其在麥哲倫基金的實踐方法論;以及1995年出版的《學以致富》,該書的重心放在了財報解讀與基礎投資教育上面。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4萬億帝國誕生!輝達CEO黃仁勳身價暴漲,即將超車巴菲特!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作者  投資指南針
20 小時前
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placeholder
美國六大銀行股財報來襲!誰能脫穎而出?儘管市場對銀行巨頭財報較為樂觀,但鑑於股價已漲至高位,上漲幅度可能受限。
作者  Alison Ho
21 小時前
儘管市場對銀行巨頭財報較為樂觀,但鑑於股價已漲至高位,上漲幅度可能受限。
placeholder
達美航空財報前瞻:營收利潤下滑,股價將暴跌/暴漲7%?儘管航空業面臨逆風,但達美航空被認為是主要航空公司中處境最佳的。
作者  Tony Chou
7 月 10 日 週四
儘管航空業面臨逆風,但達美航空被認為是主要航空公司中處境最佳的。
placeholder
加密貨幣概念股飆漲!「加密貨幣週」來襲,比特幣繼續創新高?隨著加密貨幣週臨近,比特幣可望持續創新高,帶動相關概念股走高。
作者  Tony Chou
7 月 10 日 週四
隨著加密貨幣週臨近,比特幣可望持續創新高,帶動相關概念股走高。
placeholder
裁員風暴席捲英特爾!斷臂求生能否揭開新序幕?TradingKey - 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C.US)計畫大規模裁員,比例可能高達全公司員工的20%。首批裁員已在俄勒岡州啟動,涉及阿羅哈(Aloha)與希爾斯伯勒(Hillsboro)兩地研發中心,共計永久裁撤529個崗位,自7月15日起生效。【Intel分時走勢圖,來源:TradingKey】新任CEO陳立武(Lip-Bu Tan)自4月上任以來,啟動全面組織精簡策略,目標打造「更精簡
作者  TradingKey
7 月 09 日 週三
TradingKey - 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C.US)計畫大規模裁員,比例可能高達全公司員工的20%。首批裁員已在俄勒岡州啟動,涉及阿羅哈(Aloha)與希爾斯伯勒(Hillsboro)兩地研發中心,共計永久裁撤529個崗位,自7月15日起生效。【Intel分時走勢圖,來源:TradingKey】新任CEO陳立武(Lip-Bu Tan)自4月上任以來,啟動全面組織精簡策略,目標打造「更精簡